​在新与变中铸造技能工匠——透视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2021-10-17 21:44:5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童童

四川在线记者 刘春华 文/图

10月16日,经过三天激烈角逐,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成都落下帷幕。与前几届赛事相比,今年这场被誉为全国技术工人“全运会”的盛大赛事,呈现出诸多的“新”与“变”:新增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竞赛项目;首场将6个项目决赛放到同一城市举行;历届举办以来主办部门最多、参赛职工最多……在这些新与变的背后,体现的正是制造产业的发展,技能工匠的铸造,以及对技能人才的礼遇……

为何新增机器人操作调整项目?智能制造需要

排障、编程……融入众多生产场景的考题,不仅考验场上选手的技能知识,也影响着比赛场地外各代表队的技术指导员和领队们的心情,大家紧张地通过实时直播画面,观察着比赛场地上的情况。这是大赛期间,四川在线记者在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决赛现场看到的情形。

当前我国制造业迎来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的深刻变革,这样的变革也体现在本次大赛比赛项目的确定。

“本次大赛新增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项目。”大赛总裁判长金福吉介绍,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装备领域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技术特别是操作技术是当前紧缺技术工种,本届大赛增设这个项目,就是希望通过技能比武补上短板,应对发展需求。

“我国是工业机器人应用大国,这个领域人员缺口很大,希望有更多人来从事这个工作。”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项目裁判长陈卫东告诉四川在线记者,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人才,中国智能制造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支撑,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应用人才缺口达450万人左右。

“所有决赛项目,都紧跟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紧贴企业和职工队伍实际,直接与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接轨’”。 金福吉说,本次大赛决赛中,钳工和焊工是国内企业从业数量最多的工种;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是企业中的高端技能人才;而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项目,则紧扣当前数字新基建、数字化转型时代主题,涵盖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信创等技术领域,体现了技术先进性。

大赛给选手和社会带来什么?提升技能礼遇工匠!

横平竖直的结构、均匀等宽的砖缝,都是考察的重点。“我们的标准以零计算,不管是小于零还是大于零,都要扣分。”在砌筑项目比赛现场,该项目裁判长、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专家组组长雷定鸣告诉四川在线记者。

融入生产场景的比赛项目,严格的评分标准,长达数小时的比赛时长……纵观所有比赛项目,从题目到评分再到比试时间,无一不是对选手的技能、速度、耐力等综合素质的考验。而选手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细致、沉着冷静,又正好是中国产业工人工匠精神的综合体现。

大赛为技能工人开阔眼界,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来自四川的砌筑项目选手许陈兵,三年前参加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时,感觉自己大开眼界:“和全国各地的选手交流,看到别人的做法,才晓得砌筑有那么多的好方法。”就在本次大赛上,比赛刚开始时出点小瑕疵,许陈兵果断拆了重砌。他说:“获不获奖不重要,关键是了解和学习,让自己对这个行业的最新技术始终有了解。”而来自广东的焊工选手张八虎则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在“比赛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回去后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

对于主办单位而言,大赛首次将所有决赛项目放到同一城市举行,不仅让赛事本身规模更加盛大隆重,也让比赛成为更多社会公众全面了解产业工人的窗口。在决赛现场,四川在线记者看到来自成都市各单位、职业院校的参观人群络绎不绝,沿着赛场内的参观道有序观摩,不少参观者带拿出手机拍摄比赛的画面。

让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离不开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和体制机制。就在大赛期间,成都市向所有决赛选手送上成都市域范围内主要景区旅游套票一套,以及免费疗休养活动一次。

“全国529名高技能人才远道而来参加决赛,这既是参赛选手展示个人技能水平的绝佳舞台,更为成都技能人才学习交流提升提供了难得机遇。这个礼包,既是对参赛选手的感激,也是对产业工人、尤其是技能人才的尊崇。”成都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链接:

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是全国总工会一项重要的传统品牌工作。自2003年起,全国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大赛,每三年一届,今年是第七届。本届大赛以“弘扬工匠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首次将所有工种决赛集中在一地举办,是参与主办部门最多、竞赛工种最多、覆盖行业最广、参赛职工最多的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大赛利用“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等线上平台组织职工学习练兵,累计参与人数超过70万。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