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热水河:一场人与自然关系的修复试验

2021-11-16 11:32:3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童童

 

四川在线记者 寇敏芳

热水河,是凉山州喜德县的一条小河,它发迹于山间的涓涓细流,最终汇入安宁河,一生只在山野乡间流淌撒欢。它的流域面积不大,不过喜德县的1个乡镇,却是近2万人水源地。

像热水河这样的小流域,在中国西南山区很常见。大多数时候,它平静而祥和,惠泽万物,补给自然。但也有时候,它会变成发怒的猛兽,在暴雨中被召唤出山,化身山洪、泥石流吞噬生命,淹没财富。

如何管住“热水河们”身体里的那只猛兽,让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能否远离山村?2019年起,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在热水河流域开展了一场试验,试图找到一条减灾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之路。

经年之“战”:人与自然相爱相杀

“别看这河瘦,发起水来,真吓人。”红莫镇桃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毛建平说,在他的记忆里,热水河是一条不安分的小河,每年汛期,只要下暴雨,河水都要在河滩里撒欢。一旦越过河滩,冲上岸,对村子就是一场灾难。

2002年曾有一次,暴雨一来,天色黑了一半,泥石流“摸黑”闯入村子,毁了岸上的玉米地,淹了沟口的百年老寨,120 多户村民受灾。“水退了之后,庄稼地成了烂石滩,过了几年才慢慢恢复地力。”

从空中俯瞰热水河,19 条支沟像分叉的树枝,从山顶向河谷汇集,沟口冲出的巴掌大的平坝,就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高矮不一的房子密密地挤在这里。山多地少是大凉山的典型特征。地处干热河谷区域的热水河,生态系统脆弱、稳定性差,渴求生存空间的人们不断向大山要地,陡坡开荒、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强度樵采……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作用下,水土流失愈演愈烈,使有限的土地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土层变薄,地表物质“沙化”和“石化”,土地生产力不断下降。

热水河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分区图

我国山地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69%,贫困区域与山洪泥石流中高风险区域高度重合。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条恶性循环链——自然条件越贫瘠,人类活动越频繁,自然开始报复人类,人类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2019年,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启动,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牵头承担了“气候变化条件下山地致灾风险绿色调控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来破解山区人与自然的恶性循环问题。团队选定热水河,在这里开展带着小流域减灾与绿色发展协同示范研究,试图打破旧链条,构建人与自然新秩序,为山区发展探路。

泥石流滩地改造

以柔克刚:生态治理法化泥石流灾害于无形

科学家们来到热水河之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尝试过改造自然。比如在泥石流多发的支沟修建岩土工程,用拦砂坝拦住肆虐的山洪泥石流。但热水河项目课题负责人、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王玉宽考察发现,这些工作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热水河支沟多而散,现行的治理工程措施单一、顾头顾不了尾,这一边在治理,那一边却形成对生态的破坏,仍然是负向的互动。

“我们提出了新的治理和发展思路,不是改造自然,而是理解自然、顺应自然。”热水河试验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一套网格化的气象站。王玉宽说,监测系统共有18个站点,覆盖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可以实时获取雨量、风力、热通量、土壤湿度等数据。“可以说热水河流域的每一滴水都在我们的监控之下,以前对环境的认知是凭感觉,以后将全面凭数据。”

王玉宽介绍,要从数据中推演出规律,还需要5-10年的持续监测与分析,但现有的数据已然发挥了作用。众所周知,降雨与山洪泥石流灾害关系密切,科学家们参考雨量和地质结构等基础信息,把藏在热水河身体里的“小怪兽”揪出来,为7条潜在威胁较大的山沟制定了减灾方案。

四川在线记者来到分叉沟,从沟口向上看,碎石有被整理过的痕迹,随山势搭出阶梯,蓄出一汪汪深潭,形似梯田。以往的泥石流治理工程中,最显著的特征是一道道拦挡墙,搭建坝体,用以堵住倾泻的泥流。“分叉沟的特色在于以‘疏’为主。”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柳金峰说,在分水岭和水源区,以截水、蓄水、排水为重点,加强植被恢复,实行封禁;在形成区配合土木工程,实施稳、拦、固床为主的生物治理工程;在流通区以护岸、护堤、护坡、固床为主,配合土木工程,修建护坡林、防冲林等,实现沟坡生态治理;在堆积区以排导为主,充分保障沟口居民生产生活安全。通过逐级释放“怪兽”的能量,打出一套太极,以柔克刚。

分叉沟泥石流治理项目

今年汛期,分叉沟曾发生一起小型泥石流,21级的阶梯深潭被消解了泥石流的破坏力,没有对热水河及周围群众造成影响。防灾达到了预期效果。

按照热水河试验的相关规划,通过开展岩土工程措施与生态工程措施协同的多项关键减灾技术示范,结合灾害风险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将实现工程减灾措施时效延长50%以上、灾害发生率降低50%、规模减小30%,以及重大地质灾害事件零伤亡、保障10000余人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灾减灾目标。

热水河流域中游主河道现状

握手言和:人与自然重修于好,走出一条绿色产业之路

过去,因为灾害频发,热水河流域产业发展一直比较滞后。“一场泥石流,什么都冲没了,老百姓担心风险,投入经济作物的积极性不高。”红莫镇与烟草企业合作,发展烤烟种植,相比种植玉米、土豆等传统作物,烤烟亩均收益高出2-3倍。红莫镇镇长喇鲁佐说,合作社建起来了,大户也发展起来了,但小农户却迟迟观望不愿行动,种植面积一直上不了规模。项目团队曾对热水河示范区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查,仅有约7.8%的农户开展了经济作物种植,农业生产活动停留在初级阶段。

随着灾害治理项目逐步实施,热水河流域防灾能力逐步增强,为构建产业奠定基础。不过,科学家们并不满足于就产业而谈产业的发展路径,打破减灾和发展的对立关系,让两者协同起来,互为促进。

泥石流发迹于山区高处,随山势被雨水冲刷而下,如果上游植被良好,固土涵水,其破坏性就会大大降低。“高山区以生态保护为主,人类活动全面退出,还地于森林。”王玉宽介绍,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在二半山区打造名优特经济林果产业园区,结合绿色畜牧养殖,重点开发以“猪沼果”为代表的种养循环型山地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人地矛盾的最为紧张的河谷地带,优质滩地被泥石流破坏,沦为行洪通道,无土、缺水、少肥寸草不生。项目组决定进行开荒试验,把后备土地资源释放出来。首先在乱石滩里挖坑填土,布设水肥管理系统,种上果桑、樱桃、脆李、金银花等多种适宜性相对优良的果树和中药材品种,再把河沟水抬升,使其倾斜下渗到植物的根系。两年多过去了,寸草不生的滩地上,长出了一排排小“盆景”。“成活率最高能达到90%以上,最少也有80%左右。”省农科院副研究员王谢欣喜地说。

按照规划,今后泥石流滩地将开发打造滩地农业产业经济园,结合流域出口待开发的温泉资源和初步发展起来的设施农业,重点打造以温泉旅游为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导的观光农业产业园,设施农业产业园和优质有机蔬菜基地,并重点开发以“温泉康养+农业采摘及观光”为代表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预计实现新增经济效益5亿元。

无论是工程治理还是产业规划,都是有形的措施,要调和人与自然关系,关键还得靠人的主观意识重塑。“过去,人与自然更多是敌对的关系,既要索取,又怕被自然报复,我们希望引导人们树立敬畏之心,缓和对立,达成和谐统一。”四川大学教授第宝锋介绍,热水河试验的另外一个主要内容是以提升人群自救互救及社区防灾减灾能力为核心,协助地方政府构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这两年,他和团队在红莫镇桃源村开展减灾示范社区研究及防灾规划等工作。先后布设了一套灾害智慧标识系统和一系列彝族文化特色山地灾害标识,多次开展灾害科普教育培训与演练,提升村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与避险逃生能力;和当地政府一起制定由政府、企业、公益组织、社区等多主体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灾害风险管理方案;带领大学生团队到示范社区利用VR(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开展灾害风险教育,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中小学生灾害风险教育进行融合创新,在解决信息贫困的同时,还实现了安全应急知识科普,成果受到华为公司关注并在其平台上得到推广应用。

红莫镇小学生逃生VR华为应用

采访中,四川在线记者随机询问了5位村民,他们都能够准确说出泥石流来了往哪跑、怎么跑。“我们还要把山上的生态环境搞好,让泥石流不要跑下来。”在桃源村村民杨勇的心里,绿色的生产生活理念已萌芽。人与自然的裂痕正在修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