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从内江小镇学校出发 这群篮球小将拼出一个全国冠军

2022-01-06 09:25:4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覃贻花

王维 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 内江观察 唐广 摄影报道

1月5日,内江市东兴区双才镇双才小学的篮球场上,该校的篮球队成员正开展罚球训练。小球员们排好队形,调整投篮姿势,一个接一个将篮球向球框的方向投掷。

刚刚过去的2021年12月,双才小学凭借5战全胜的战绩夺得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集训及联赛冠军,姚明亲自为他们颁奖。

没有舒适的室内场馆,只有一片混凝土硬化篮球场,这支硬件并不拔尖的农村小学代表队,如何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脱颖而出?

重视梯队建设

完善篮球小将培养体系

“除了球场上的表现,场外的准备和相对完善的培养体系是我们获胜的重要因素。”该校副校长龙韬介绍,学校目前有1200名左右的学生,在东兴区算是人数比较多的小学。在学生的人数基数上,学校在每个年级都有篮球梯队,六个年级加起来总人数超过50人,选拔和储备了一批篮球苗子。

选择篮球作为学校重点开展的运动,一方面受限于学校的现实条件。传统“足篮排”大球运动中,双才小学目前只有一个篮球场,平时的课间操都要利用篮球场外的其他空地才能完成。另一方面,学校也希望借助篮球运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顽强拼搏的作风,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在学校的支持下,2018年起梯队正式组建。球员们的训练不耽误正常上课时间,选择午休、放学后和周末开展,学习成绩也基本都保持在班级的中等偏上水准,也打消了家长的顾虑。

姚基金也给篮球队的运行提供了不少帮助。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是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姚明爱心基金和中国篮球协会共同主办的姚基金核心公益项目。

该项目已扩展到1500余所乡村小学。“现在队员手上拿的篮球,不少都是姚基金捐赠的,还有一些篮球鞋也是来自姚基金。”该校体育教师陈熙介绍。

有内部的培养体系,也有“外援”的助力。内江师范学院于2016年纳入“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志愿者基地”,招募志愿者赴川渝等地多所小学开展体育教学、篮球专项训练等活动。来自内江师院体育学院篮球专项班的吕尔布就是志愿者的一员。

2021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集训及联赛赛前的准备阶段,吕尔布来到双才小学给队员们带来了更加系统的篮球训练。姚基金、高校和乡村小学也借助篮球这个纽带联系在一起。对农村学校而言可以改善体育教育缺失的现状,对学生而言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师范学院的学子也可以借这个平台开展实习实训,实现一举多得。

迈向全国冠军

用篮球为留守儿童打开视野

就比赛而言,因为疫情影响,原本应该2021年上半年举行的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被挪到下半年,打乱了不少小学的排兵布阵。

双才小学的梯队体系,加上相对系统的训练,得以克服六年级学生升学就读初中对球队成员流失的影响。今年7月,双才小学篮球队首先夺得东兴区的冠军,拿到了进入全国联赛的入场券。随后,12月13日代表东兴区前往云南昆明参加2021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集训及联赛,与来自甘肃、云南、福建、山东的5支代表队进行小组比赛,并最终夺冠。

刚升上六年级的黎洪江身高已经有一米七出头,主打大前锋位置,成为这支球队进攻核心,他印象最深的是对甘肃的比赛。“我们在身体不占优势的条件下,团结一心,艰难拿下了比赛多赢了一分。”黎洪江表示,这次全国赛开扩了自己的眼界,希望以后能有机会成为职业球员。

“还是很不容易,很多困难队员必须努力克服。”陈熙介绍,学校训练是在混凝土场地,在专业的塑胶篮球场地比赛时候就会有手感的变化,影响场上表现,只能尽量多去适应新场地。

“我们更看重的是运动给学生带来的整体提升,竞技成绩并没有那么突出。”该校副校长林敏表示,学校中留守儿童居多,篮球不只为这些留守儿童提供了强身健体的机会,也帮助塑造了他们的自信,从体育运动中找到荣誉感和归属感,学会团队协作。

林敏也表示,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和素质教育愈加受到重视,目前家长对体育运动也更加支持,双才小学还将培养更多的运动小将。

今年暑假,这个陪伴了双才小学十八年之久的篮球场兼操场将会改造扩建,取而代之的是有小型跑道的操场,加上一大一小两个篮球场。“新场地投用后,我们的篮球梯队人数也能进一步扩充,其他体育运动也有空间开展了!”龙韬表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