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杜甫 一窥盛世侧影 诗人向以鲜著作《杜甫评传》出版

2022-01-19 21:25:1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

向以鲜(本人供图)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成博

杜甫,一位见证过盛世的辉煌也经历过乱世苦难的伟大诗人。自中晚唐迄于两宋,已有千家注杜的诗林壮观,宋元以降的杜甫学日渐成为显学,人人谈杜、学杜、研杜蔚然成风。近现代以来,材料益丰,视野弥广,杜甫研究的境界不断得到拓展。闻一多、刘文典、岑仲勉、冯至、冯文炳、郭沫若、朱东润、洪业、吉川幸次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叶嘉莹、陈贻焮、莫砺锋等海内外大家,则将杜甫的诗歌与生平研究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群星璀璨令人目不暇接。

近日,四川大学教授、诗人向以鲜推出了首部学术专著《盛世的侧影——杜甫评传》,该书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四十多万字,既有严肃的文献支撑,又有生动晓畅的现代表达,在众多杜甫研究著述中,堪称别出心裁的力作。

向以鲜以杜甫诗文本身为第一文本,辅以相关历史文献典籍及近现代中外杜甫研究成果,重构这位诗圣。杜甫坎坷不安的生活与不朽的“诗史”写作,将汉语之美、之幽深和力量推向极致的天才写作,磨炼出一面光鉴纤毫、朗映万象的神奇镜子,使千载之下的世人,得以窥见一个风云时代的侧影:光芒的侧影,灰暗的侧影;繁华的侧影,凋零的侧影;欢乐的侧影,悲伤的侧影;历史的侧影,诗歌的侧影。

如何在众多充满光芒的杜甫研究著作面前,保持自己的风格、风度或风神?向以鲜从少年时代就狂热地迷恋杜甫诗歌,大学时代曾花费长达两年的时光来诵习杜甫诗歌。想好好写一写心中的杜甫,是他多年来的夙愿,一直未敢轻易下笔。原因在于:一则写杜甫的名家大德太多;再则因为爱杜甫,觉得无论怎么写,也无法抵达杜甫的灵魂。

沉潜数十年,向以鲜终于写出了他心中的《盛世的侧影——杜甫评传》。他直言:“在大师林立的杜甫研究面前,还得硬着头皮写下去,慢慢地,总算找到了一点儿自信心。随着写作的不断深入,这种自信心越来越强烈,以至于产生了几分傲视的幻觉。回过头来看,这些前辈大师的学问当然比我好,但不一定有我这么喜欢杜甫;就算有我这样喜欢,他们也没有我这样幸运,因为我能站在他们的肩头之上,我能从他们的杜甫研究中汲取精华和能量,从而淬炼出属于我的杜甫之血与火。”

《盛世的侧影——杜甫评传》可能不是最完美的杜甫评传,但肯定是一部打动人心的杜甫评传;也可能不是最完备的杜甫评传,但绝对是一部深具诗人气质的杜甫评传。向以鲜以才情、洞见和深思,为中国的诗学研究,为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树立了一个值得细读的文本典范。正如诗人、文艺评论家、北京大学谢冕教授所言:“当代诗人抒写古典诗人杜甫评传,展露的不仅仅是‘盛世的侧影’,也是汉语诗学最激动人心的侧影。”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兼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盛赞此书:“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以诗解诗的成功尝试。《盛世的侧影》——一部21世纪的‘读杜心解’,一位千年学府教授诗人的‘诗教心传’”。

美国犹他大学中国文学及比较文学终身教授吴伏生亦认为:“杜甫诗歌一向有‘诗史’之称,历代文人学者凭借知人论世的原则及方法,从中发掘唐代历史文化的多方内容。本书将焦点移向杜甫本人,通过对杜甫诗歌的解析,映照出这位诗圣一生坎坷经历的侧影。向以鲜教授身兼学者与诗人,这一双重身份使得本书既有传统的学术功底,又充溢着深切的个人感受,在唐诗研究中独辟蹊径。”

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台湾中央大学客座教授程章灿在为本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千家注杜,万家评杜,学统文脉,绵延不绝。这部崭新推出的杜甫评传,随着21世纪第三个十年一起来到这个世界,为21世纪杜诗学史开创新篇。它全身上下充满创意,它的结构是新颖的,它的题目是新鲜的,它的视角是新辟的,它的文字是新奇的。全书不分章,只由59个小节组成,意在暗合杜甫59岁的一生。每一节都有引人注目的好题目,每个题目都是观察和理解杜甫的好角度,都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冲动,欲罢而不能。至于文字跳脱灵动,文采飞扬,更是随处可见,真不愧是诗人的手笔。”

值得一提的是,曾以《杜甫三章》名动乐坛的盲诗人、被称为最具人文精神的中国民谣音乐人周云蓬也发出了由衷的心声:“盛极而衰的开元、天宝,辉煌和苦难早已尘埃落定,唯有杜甫的诗歌,江河万古流。来读这本书吧,看看我们曾经有多么伟大的祖先!”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