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就流行豹纹装?魏晋服饰喜欢撞色?成博这场新展上,古人的时尚超乎想象

2022-01-22 21:23:1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博尔

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不管是日常出行的便衣,还是盛典中端庄的华服,作为 “衣食住行”之首,“衣”不仅是人们展示自我风姿的最佳素材,也是社会礼仪制度的直接体现。现代社会中,我们谈流行、讲时尚,殊不知时尚是个圈,当今流行的风格,或许千年前也曾独领风骚。

成都博物馆即将于1月25日开幕的“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中,多件华服历经千年岁月齐齐亮相,或许与各位身上所穿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哦!

豹纹:文化交融彰显勃勃生机

彩绘黑人俑(唐 庆城县博物馆)

上世纪,美国时装设计师曾将豹纹元素引入时尚界,一时风靡全球。实际上,在久远的古代,人们早已通过捕猎野兽,利用其毛皮御寒。在本次的展览中,有一件唐朝彩绘黑人俑格外引人注目。

这件陶俑带有典型的域外风格,身穿时髦鲜艳的豹皮裤,头扎橘黄色巾,头发披垂至颈,发梢上卷,身穿浅黄色圆领紧袖短衫,脚蹬黑靴,姿态愉悦张扬。

我们可以想象,在强盛且开放的大唐,远道而来的使者、商人、传教者带来了多元文化,服饰文化的争奇斗艳的背后,是文明不断交融、发展的勃勃生机。

扎染:古老工艺染就独特纹理

紫缬襦(前秦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扎染,古称扎缬{xié}、绞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人们将衣服在染色时部分结扎捆绑或打结,再浸入染料,被捆绑处不能着色,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印花效果。花纹疏大的叫鹿胎缬或玛瑙缬;花纹细密的叫鱼子缬或龙子缬。还有比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海棠等。东晋南北朝时,绞缬染制的织物多用于妇女的衣着。

晋陶渊明在《搜神后记》中有过描述:“淮南陈氏于田种豆,忽见二女子,姿色甚美,着紫缬襦,青裙,天雨而衣不湿。”

书中描述的紫缬襦即可在本次展览中看到。此衣看似朴素,却暗藏玄机。袖口宽大,领襟与衣身相接处,有红色三角形拼缝装饰。衣身与袖连接处亦有拼缝布条。近腰处分作两片,上为紫缬绢,其扎染缬点呈方框形,保存如此完整的绞缬衣十分难得。

撞色:活泼跳跃点亮视觉效果

绯碧裙(前秦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撞色是当今时尚界最流行的元素之一。所谓“撞色”,即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对比较强的色块并置,以营造对视觉的冲击效果。

展览中,一条来自前秦的“绯碧裙”格外引人注目。裙有碧、绯两色,共六片并错,采用了“红配绿”这种公认的高级感十足的补色配合。裙上有系带,穿着时围而系之。这种裙子在当时称为“裥{jiǎn}色裙”,采用裙幅之间跳色拼接的方法制作而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

我们当下追求的“时尚”感并非无根之源,它们实实在在扎根于我们的服饰传统和民族艺术中。也正得益于此,时尚之“圈”才能够圆满扣合。

林林总总的服饰伴随着人们度过每一天的时光,从裙装到裤装、从披帛到丝巾、从宽袍到窄袖……从古至今,人们对美的审视、思考、创造和追索从未停歇。伴随着“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让我们在这个新春,连接古今相通的审美诉求,一同深入了解根植于华夏文明中的衣冠王国。

图据成都博物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