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怡安 四川在线记者 兰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名片】
唐仁杰工作中监测设备
唐仁杰,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卫星产品事业部主管工艺师,先后参与了嫦娥、北斗、天问、天和等多个航天重大项目生产任务。曾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四川工匠”“航天贡献奖”“航天技能大奖”等荣誉称号。
“我小时候特别憧憬去太空看看,但你看我这体型,估计不太能实现了。所以,后来我的愿望变成了努力造一颗星星,让这颗星星代替我去太空看一看。”聊到自己的愿望,已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了13年的年轻工程师唐仁杰笑呵呵地说。
》》》
逐步实现的航天梦
“你知道吗?农村夜晚的星星真亮呀!”1986年唐仁杰出生在南充市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他总喜欢在夜晚仰望天空中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在他的记忆中,那时候不仅能看到流星从天上划过,还能看见个别星星在天空缓慢移动。
“妈妈说那些缓慢移动的星星是人造卫星。”唐仁杰的妈妈是一位小学老师,常常跟他一起畅想广袤的宇宙。“卫星长什么样子,怎么到天上去的,上面有没有外星人……”那时的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去太空看一看。
2006年,唐仁杰考入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电子工程技术。“在学校,我终于找到了能把自己兴趣和学习融为一体的平台。”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2008年唐仁杰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009年他进入了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电子装调工。
》》》
每一次焊接都力求完美
进入车间的一刹那,唐仁杰直言“惊呆了!”一件件犹如艺术品般的航天电子产品出现在他的眼前,从前遥不可及的航天仪器如今触手可及。
那时初出茅庐的唐仁杰,白天跟着师傅们苦学扎线、搪锡、单板焊接等基本功和波峰焊、再流焊、贴片机等设备的操作,晚上在家继续学习航天标准等理论知识。很快他就能独立承担起航天产品装焊、设备操作等工作。
唐仁杰(右三)与团队交流探讨
最让唐仁杰记忆深刻的任务,是一次某国家重点型号临近首飞试验前,突然被发现一种芯片与焊盘不匹配,需要立即将208根直径0.15毫米的漆包线,分别搭焊到宽度和间距都仅有0.2毫米的焊盘上,且要控制位置偏移量在0.05毫米内,时间精度在0.5秒内。
这份“刁钻”的任务落在了唐仁杰手中,“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唐仁杰凭借精湛的手工焊接技能,一次性精准焊接成功。经检验,引线整齐柔顺,质量检测可靠,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要求自己,每一次焊接都要力求完美,因为毫厘之间的偏差,都可能影响航空安全。”唐仁杰说。
》》》
最年轻的“最佳师傅”
13年的工作经历中,凭着一颗匠心,唐仁杰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他先后参与嫦娥、天问、北斗、天和核心舱等多个航天重大项目产品生产,完成2000余块星载单板焊接,1000余套产品调试,一次交付合格率100%;承担重点型号返修任务200余次,避免产品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唐仁杰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
2011年,25岁的唐仁杰成为了公司最年轻的“最佳师傅”。“我也曾跟着师傅学习,现在想把自己的所学所获,教给更多热爱航空航天的人。”目前,唐仁杰带领的团队中2人晋升为技师,8人晋升为高级工,3人取得中级工执业资格,曾先后获四川航天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全国“快克杯”电装总决赛优秀奖等。
2021年初,“唐仁杰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唐仁杰成为了工作室“领航人”。这一年多以来,唐仁杰带领团队自主设计多项工具、工装,先后开展5项技术创新,完成了1项集团公司重大工艺技术研究、2项院级重大工艺技术研究、5项厂级工艺攻关,培育了一批3D-PLUS、QFN、QFP等高难度元器件装焊及返修操作者。
谈到让他最有成就感的事,唐仁杰说:“如今我制作的产品,正在太空安全运转,我发明的生产工具,应用于多个航天任务,这也算是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