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丨四川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十年,发生了什么?

2022-06-02 22:21:1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

四川在线记者 文露敏

5月31日,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四川省第十批院士(专家)工作站获得授牌。

时间倒回十年前。2012年2月,四川省首批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进行了揭牌仪式。迄今,四川共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737家,柔性引进“两院”院士、高层次专家近3000人。

“引进一名院士,带动一家企业,培养一批人才,壮大一个产业。”近日,记者走访川内3家建站企业,探寻一个问题的答案:十年中,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四川带来了什么?

建站,“闯”出一条创新之路

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标识是一座桥,一边连接企业等建站单位,一边连接院士专家等高层次创新人才。

这座“桥”的第一块砖,可以回溯到2008年——从那时起,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就开始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随后,四川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办法》等支撑政策,“造桥行动”正式启幕。

一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克的瓶颈期。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汽轮机”)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重型燃气轮机,始于2009年。

但想在国内几乎是一片空白的领域起步,难度极大。燃气轮机不仅是一个涉及到材料学、流体力学等十余个学科的复杂系统,还需要在高温、高应力等极端环境下工作。“研制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时就遇到了不小的难题,铸造仿真预测的结果和实际偏差太大,没有起到指导作用。”东方汽轮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方宇回忆。

在一番研讨后,企业将目光放到了在铸造仿真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积累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团队身上。

2013年,在联合举办的科技创新论坛上,双方交流了各自的研发进展,很快一拍即合,签订了柔性引进协议。紧接着,为解决关键高温材料研发、连体叶片涂层制备技术和高参数汽轮机用材料研发等难题,他们又先后与多位院士达成合作。

一些院士(专家)工作站则建在产业发展的初期。

202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全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落户宜宾,围绕新能源前沿技术开展研发创新,助力打通产业链条,建设产业集群。他表示,四川有很好的清洁能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存在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创新机遇。而在生物产业、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中,院士(专家)工作站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产学研合作,“创”出一片天地

十年来,工作站院士专家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各类创新人才4121人,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2708项,开发新产品新技术5819项,获发明专利3036项、省部级(含)以上奖励1404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2706项,带动建站单位新增产值2650亿元。

创新技术、创生人才、创造收益,院士(专家)工作站辐射出的能量不止数字。

除了我国首台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等“大国重器”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之外,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业等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也在持续赋能。

 

铁骑力士院士(专家)工作站实验室

4年前,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骑力士”)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

在产学研合力下,育种方面,川藏黑猪、天府肉猪两大生猪配套系成为了铁骑力士带有“四川基因”的种业芯片;标准方面,打造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圣迪乐标准。不仅如此,铁骑力士还通过院士专家的力量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在大凉山、贵州铜仁、黑龙江青冈等地提供了以科技为导向的乡村振兴解决方案。

铁骑力士董事长雷文勇告诉记者,他们看中的不只是院士专家个人在农业信息技术、智慧农业等领域的造诣,还看重他们所能集聚的资源和能量。

借助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科技创新团队能够接受源源不断的“技术补给”。比如,定期邀请院士专家们开讲座,进行前沿技术的宣介、交流;吸引院士专家团队的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工作,同时选拔优秀研发人员到院士专家团队进行深造等等。

院士(专家)工作站还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5月24日,在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自科技”)位于成都高新西区的厂房内,技术人员正忙着操作机器,完成浆料制作、涂覆、烘干等工序。生产出的一排排圆柱形催化剂,经过打标、包装后,将运往下游汽车生产厂商处,成为排气系统中最关键的净化装置。

 

中自科技实验楼

2014年,院士(专家)工作站落地中自科技。中自科技副总经理王云介绍,当时,国内普遍实行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但标准的升级只是时间问题,“污染物净化率、净化种类以及催化剂使用寿命,都需要更上一层楼。”

签约、讨论需求、设置项目课题、持续深入研究……2017年,中自科技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苏万华及四川大学教授陈耀强合作的项目先后得到应用,给企业留下了充足的发展空间。而贵金属的高效利用等技术,节约了成本,提升了与国外同类商业化产品的竞争力。

“桥”,怎样才能修得更好?

与其他平台相比,院士(专家)工作站有着明显的优势。

一方面,企业需求与研究方向能够精准对接,理论与实践的“相遇”,打破了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的壁垒。“进站”,意味着院士、专家及其团队需要来到一线,除了能直接使用企业的中试车间、台架等实验场所,还能获取各种测试资源、数据等。

另一方面,设立横向课题及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等合作模式,也使得专家们的科研攻关更加灵活、自由。

不过,在吸引资源、成果转化和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院士(专家)工作站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那么,要如何保障其高质量发展?

“除了各级科技政策和项目的支持,还要有持续的、稳定的经费投入,加上宽松的科研环境和氛围。”王云介绍,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双方的信任和默契必不可少。

方宇表示,在东方汽轮机内部,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项目可以优先立项。为处理资源分配、科技成果归属和知识产权权属的界定等问题,他们在合作伊始就厘清相关权责,每年年初制定好全年的工作计划,给院士专家团队留有时间弹性等。“让他们可以更从容地到站开展工作。”东方汽轮机材料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隆彬说。

在四川,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路途还远未止步。

2020年底,中自科技又签署了一批进站协议,帮助企业进行氢燃料电池相关技术的攻关。“在企业不同阶段,选择与不同方向的专家合作,更加对症下药。”王云介绍,这将启发企业的研发新思路,促进新一轮创新发展。

“从无到有,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接下来则是‘从有到优’,和院士、专家们继续这场‘攻坚之旅’。”方宇也说。

在他身边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墙壁高处,悬挂着一幅材料界泰斗师昌绪院士的亲笔赠言。2007年,决意突破燃气轮机关键技术的东方汽轮机正四处找专家论证可行性,师昌绪院士为此写道:“全国产学研力量联合起来,为发展我国工业燃气轮机而努力奋斗。”

15年后,在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一平台上,他的期待成为现实。

单纯的“桥”还不够。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交流合作的“立交桥”,正在路上。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