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杜甫在成都“出游” 他用歌行呼唤壮士搬走“石笋”和“石犀”

2022-07-10 13:27:3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郭书琼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 成博 文/图

7月9日,由四川在线、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系列讲座——“杜甫 成都 诗”第八讲在阿来书房与读者相见。著名作家阿来以杜诗《石笋行》名句“使人不疑见本根”为主题,再次关注杜甫在成都的“出游”。


“杜甫 成都 诗”第八讲主题为“使人不疑见根本”      

在第五讲时,阿来就曾说过:“深入一个城市,当然要由自然及于人文。杜甫出发了。”那一讲,杜甫去到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武侯祠。这次,阿来集中讲解《出郭》《西郊》《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石镜》《琴台》《丈人山》《石笋行》《石犀行》8首诗,来遍寻杜甫在成都的出游足迹,既还原当时的山水人文风貌,更深入剖析杜甫在歌行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生活窘迫时,杜甫用审美来平复自己

本期所选的《出郭》《西郊》两首诗,均为杜甫在成都的生活逐渐陷入窘迫期间写成的,“这段时间,住在浣花溪边的杜甫,不得不频繁地进城讨生活,这对他来说是痛苦的,所以只好在《出郭》《西郊》中,用审美的方式来平复自己。”

无论是《出郭》中的“霜露晚凄凄,高天逐望低”,还是《西郊》中的“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亦或是《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中的“何限倚山木,吟诗秋叶黄”,诗人笔下的风光都昭示着那个百花盛开、春水奔流的春天过去了,慷慨接济杜甫的朋友离开了,“所以诗学上讲‘一切景语皆情语’,当诗人囊中羞涩时,景色也变得有点凄凉。”

但是,在书写凄凉景色的同时,杜甫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信息。阿来围绕《出郭》中的“远烟盐井上”介绍称,所谓的“盐井”,就是从地下把卤水打起来的井,“在唐代,四川的产盐中心还没到自贡一带,成都平原周边的邛崃、广都(今双流)都产盐。”阿来表示,今天说起四川是“天府之国”,人们动辄就会提李冰主持开凿都江堰,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但事实上,四川之所以能成为天府之国,不仅仅是都江堰的灌溉系统,还与漕运有关,还与这里出产铁和盐这两样古代非常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有关,它们加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天府之国。”

而借着《西郊》中所记载的“碧鸡坊”,阿来也为读者简单梳理了唐代成都的城市空间。“唐代的城市规制都是四四方方的,比如,长安城里,每一个四方就是一个坊,这个坊既是一个建筑形制的单位,也是行政管理的单位,每个坊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根据《益州记》的记载,唐代成都一共有一百二十坊,其中第四就是碧鸡坊。”

过了碧鸡坊就是成都的西城门和市桥,是杜甫出城回家的必经之路。《西郊》中杜甫描述这一路的风光是“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这在南宋诗人陆游的《梅花绝句》中能够得到印证,‘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这一路上的梅香,不仅杜甫闻过,陆游也闻到过。”

访古锦官城,他回忆故人也回忆往日的生活

除了经常性的进城与出城,身处成都的杜甫,也时常出游与访古。《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一诗,就记录了杜甫在成都时和裴迪一次出游。“诗中所说的王侍郎,其实是大诗人王维的弟弟。在安史之乱前,兄弟二人在终南山下修有别墅,每逢节假日,就会邀请很多亦官亦诗的朋友来,留下了很多诗。杜甫在这个时候追忆这位王侍郎,既是回忆这个人,更是回忆安史之乱爆发前,那种国家安定、个人生活安定、诗酒文章度日的生活”。

到了《石镜》,“这里面涉及一个历史典故,”阿来说,相传在古蜀开明王朝时期,有一位蜀王,娶了一位王妃,“但是这个妃子到成都来有点水土不服,没过多久就去世了。蜀王很悲伤,所以派遣五丁力士,从王妃的故乡武都担来泥土,为她建了一座墓,也就是今天的武担山。”盖在这座坟墓顶上的是一块巨大的石板,由于石板表面光洁如镜,因此被称为“石镜”。

对于这位蜀王妃,杜甫是抱着深切的同情的,他依照魏晋南北朝时期谢惠连的方式,称这位没能留下姓名的蜀王妃为“冥寞”,写下“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晚上月亮出来,它在那里闪闪发光,好像要飞到月亮上,恐怕你有魂灵,你的魂灵也能借着月镜的光芒得到飞升吧。”

古蜀之后,杜甫也在成都见到了象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爱情故事的琴台。“虽然都说司马相如仕途发达后抛弃了卓文君,但杜甫坚信,‘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阿来表示,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对于当时的杜甫形成了某种刺激,“汉景帝不喜欢司马相如,但是汉武帝却愿意重用他,他和卓文君之间还有如此坚贞完美的爱情。所以虽然杜甫借由琴台在写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其实他还是在感慨他自己。”

在成都期间,杜甫还经常去当时叫做丈人山的青城山,“这可能是最早中国诗歌里出现的青城山的形象。”

比起蜀人传说,杜甫更关心历史的“真相”

本次分享的最后两首诗,阿来选择了《石笋行》与《石犀行》。两首歌行体的诗,记载了杜甫在参观蜀地的石笋、石犀等古迹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石笋位于成都城的西门附近,“当地人告诉杜甫,这里可以通海,因为怕海水冒出来,所以用这两根石笋把海眼堵上。所以有‘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而且由于石笋周边经常在雨后出现一些细碎的玛瑙,当地人更加迷信这个传说,‘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

杜甫认为这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于是在诗的后半部分开始生发自己的议论,“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仍存。”诗人结合自己对蜀地历史的认知,推测这两根石笋可能是古代某位卿相墓前的石表,用来标记墓地位置。“可惜大家都喜欢海眼的传说,‘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这难免使杜甫联想到当时的朝局。”

阿来表示,当时当朝的李辅国等奸臣,治国无道,却一味蒙蔽皇帝,“国家越来越糟糕,这些说谎话的奸臣的官位却越来越高,这不是跟当地老百姓喜欢听信这些胡编乱造的、耸人听闻的传说,而对真相不感兴趣一样吗?”所以在诗的最后,杜甫表达了他的希望,“‘安得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杜甫希望有一个力气足够大的壮士,把这两块石头扔到天外去,让这些被传说蒙蔽双眼的人们看清世界本来的面目。”

《石犀行》同样是杜甫的有感而发。秦时的蜀守李冰,在开凿都江堰后,刻了三头石犀立于水中,既是回应民间石犀镇水的传说,也作为测量水位的标尺。“可是久而久之,当地人开始觉得,只要有石犀在,这里就不会发洪水,于是也没有人去关心修筑河堤等真正的水利工程。”阿来说,对于这种迷信的心态,杜甫非常鄙夷,“‘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今年灌口才因为水灾造成了人员伤亡,这些人却说石犀就能确保安全,恐怕石犀听了都会感到羞愧吧。”

最后,杜甫写道“‘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三只石犀在经世济用上是没什么用的,希望有一位壮士能把治水的正道提出来,不要再迷信三只石犀。我们要当它们不存在一样,真正地把水治理好。”

“歌行体”是那个时代的自由诗

本次讲座中选择的《石笋行》《石犀行》两首杜诗,在体例上,均属于“歌行体”古诗。

分享的最后,阿来围绕“歌行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歌行体’起源于汉代的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行’和‘歌’都是乐府诗的题目。”阿来说,他自己喜欢的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都写过类似题材的诗,《薤露行》《步出夏门行》《饮马长城窟行》《燕歌行》等都是“歌行体”中的名篇。“歌行体是舒展的、奔放的,所以唐代很多诗人都喜欢写歌行体,杜甫最有名的歌行体不叫行,而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阿来表示,“可以把歌行体理解为那个时代的自由诗,非常自由,并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古诗都是格律,古人们也有情绪奔放的时候,不想被对仗的要求限制了抒情、发议论。所以我们看到,唐诗当中有大量雄浑、豪迈、深沉的‘歌行体’。”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