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生产线⑫丨汉服工厂的“绣花功”

2022-11-01 16:31:0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诗侠

四川在线记者 文露敏 摄影报道

成都彭州市西河东路以南,护贤南路以西,是纺织服装业的小型聚集地。每往前走几步,都会有“工厂店”几个大字出现。天气渐冷,室外的货架上已纷纷换上了秋冬时装。

竖领对襟袄、圆领大襟袄、马面裙、十二破裙……再往里走几步,一家工厂内的服饰与货架上时髦的新款相比,有点另类。

这里是成都重回汉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回汉唐”)的汉服工厂。10月26日,为迎接“双十一”,重回汉唐开足马力,从剪裁、绣花到缝纫、包装,每天都有500多套汉服出产。

在服装圈,日产500多套这并不是高产数字。但与其他服装相比,汉服的制作工艺更复杂、工期更长。

“比如,绣花就特别难!”重回汉唐生产跟单负责人胡慧告诉记者。要想让设计好的一片花纹跃然“布”上,绣针引彩线上下穿梭的针数,往往要数以万计。

汉服工厂的“绣花功”可见一斑。

千针万线造华裳

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工厂里最热闹的是绣花车间。

用金线绣花朵,面积大些,绣花机“哒哒哒哒哒哒哒”;叶子尖尖想做出反光的效果,要用淡绿色的丝线,面积比较小,就是“哒哒哒”……忽长忽短的声响中,大片大片的花纹在面料上“晕染”开来。

这款汉服名叫“溶溶月”,是重回汉唐的人气款。从7月上架以来,这已经是它第四次翻单(翻单,即头一批货卖得好,追加订单的行为),还要生产1000件左右。

重回汉唐绣花工厂

一件完整的汉服,是由很多“部件”拼接起来的,每一个“部件”,又有所不同。单是领型,就分为直领、袒领、竖领、圆领、方领等;袖型还分为枇杷袖、半袖、方袖……就如此刻,一台绣花机上绣的是“溶溶月”的领子;另一台绣的是“溶溶月”的门襟,与之相对的绣花机,绣的则是“溶溶月”的后补子(补子,指汉服前后的花纹图案)。

“后补子上的纹样有圆月、憨态可掬的小兔子、蝴蝶、云纹、亭台楼阁,一共要绣5万多针,一件至少2个小时才能绣好。”胡慧介绍。

这还不是重回汉唐最复杂的纹样。“凤冠霞帔”是汉婚服的一大特色,正在制作的“凤笙玉京”婚服霞帔上大片的流云纹,在样式上参考了明代缂丝六品文官鹭鸶纹补子的云纹,需要重工刺绣。想要绣成,更是需要60多万针。

绣花也远远不是汉服制作的终点。比如,“凤笙玉京”的霞帔还要在缝纫车间用仿珍珠点缀边缘。钉珠子需借助人工,“复杂一些的,一个工人一天才能完成几件。”

其他生产环节也有不少讲究。裁剪中心里,工人们正在对“双十一”新品“汐瑶”的褶裙面料进行定裁。之后,还要经过高温冷压工艺,尽可能保证褶子的定型效果,做到多次洗涤不散褶。一旁“飞花令”大袖衫的里衬,则采用柔软的水晶绒,“防风保暖,秋冬也能穿。”

胡慧介绍,以目前这一批次的单量来看,裁剪2到3天,绣花10到15天,缝纫和熨烫包装等后序生产流程,也要花费10天以上。

重回汉唐绣花工厂

千方百计寻增长

“早期业内大多靠代工厂加工制作,货期可能会和其他服装有冲突,花费的时间还要更久。”在2020年建成自有汉服工厂之前,胡慧就负责在代工厂跟单。现在,重回汉唐将制作掌握在自己手里,工人们也对工艺更加熟悉,“最大程度保证了汉服的品质和消费者的体验。”

今年,花笺溪、都城南庄、衣锦九都等汉服品牌都相继宣布闭店。消费场景减少而导致的销量下滑和激烈的业内竞争,是不少汉服品牌都面临的难题。

在重回汉唐创始人吕晓玮看来,汉服工厂使得重回汉唐有了在压力下喘息的余地和底气:“自有工厂保证了我们能够做出物美价廉的汉服,走线、明暗线的处理、袖子的弧形等细节都要严格把关。同时,它也让我们的一些策略有了落地的空间。”

比如,他们推出了一些面料、花纹更简约,价格更优惠的汉服,以适应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每个月,重回汉唐还在不断上新,想要让消费者看到我们的坚持和进步。”吕晓玮介绍,“双十一”期间,重回汉唐更是推出了20多款汉服,如果没有自有工厂,就无法实现这样的频率。

重回汉唐缝纫工厂

2006年,重回汉唐在文殊坊开出了中国第一家汉服实体店,吕晓玮记得,刚开始,每天进店的客人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汉服也只有不到20件。如今,重回汉唐已在不少地方开出分店,仅是天猫旗舰店就拥有近300万的粉丝。

重回汉唐还在不断寻求增长。“以前我们的直播和带货只在淘宝平台,现在还有微信、抖音、小红书以及快手等等,主播的人手与去年相比也翻了一倍。”吕晓玮说。“双十一”期间,原本每天下午的直播,会从上午一直播到晚上。

“不管多困难,我们还是要坚持向前走,不会缩在原地,甚至退步。”吕晓玮相信,在成都乃至全国,会有更多人接受和消费汉服,春暖花开时,在大街小巷,仍然会有裙裾飘扬。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