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在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当下,一流学科建设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四川的高校目前有哪些“王牌”学科?这些学科有哪些特色亮点?即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将走进省内的多所高校,解码学校的“王牌”学科,敬请关注。
>>>学科简介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电子科技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在电子科技大学,该学科于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最新的US 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电气与电子工程位列全球第6位。
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摄影 吴聃 海报设计、制图 曾慧
2023年被认为是6G研发布局关键之年。日前,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6G已悄然开启“狂飙”之路。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21级博士研究生孙建旭便是6G技术的研发者之一。他研究的相控阵天线不仅适用于6G基站,还可应用到卫星通讯等领域。
作为电子科技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始终与学校共同成长。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这门学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解决从材料、器件、电路到系统的一系列关键和重大问题,稳居国内领先水平,两次进入“双一流”建设大名单。
当下,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这样的王牌学科又将迸发出怎样的生命力?4月20日,四川在线记者走进电子科技大学,探寻王牌学科的发展之路。
探·王牌学科建设路径
人才是基础 治学是传承 机遇是助力
早上,邓龙江到单位换好衣服后,匆匆步入实验室。他是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潜心研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30余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邓龙江刚刚考入电子科技大学。那时候,国内电子材料、器件、系统等电子技术与西方国家差距巨大,并且由于经济条件落后,国家在科技领域投入严重不足,基础研究更为薄弱。1984年初,学校获得了世界银行贷款的第二个大学发展项目,老教授们白手起家,在学校筹建起了本学科的材料分析中心、微波测试中心等科研基地,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要追溯一门王牌学科的发展,只有艰苦奋斗的治学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在邓龙江看来,学校高起点的办学基础以及时代机遇的助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
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9月,是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的电讯工程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系和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无线电系合并创建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无线电大学。早在建校之初,学科的外国专家和林为干、冯秉铨等教授就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并为国内重点高校培养师资。当时,陪同外国专家一同来到成电的,还有他的专职翻译、后来被誉为“中国太赫兹之父”的刘盛纲院士。
邓龙江院士正在和同学们交流。
“后来,大约在2000年以后,我们这一代人非常幸运,赶上了国家强盛,国家加大了对科技投入,科学技术进入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期。”据邓龙江介绍,当时,学校的研究选题与国家重大需求、行业发展的背景都是紧密结合,承接了一大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不仅加强了基础研究,还促进了学校与电子、航空、航天、兵器等行业单位紧密协作,加快了学校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培养了以李言荣院士、邓龙江院士、胡俊、张怀武、宫玉彬、樊勇、张波、杨仕文等教授为代表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实力显著提升。
不仅如此,一流学科的建设,除了“引进来”,还得“走出去”。“所以,还得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强学术自主性和自信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据邓龙江介绍,目前,该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已建立了5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集聚诺奖得主、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等一批海外著名学术大师。由学科发起的“中英欧毫米波与太赫兹国际学术年会”已举办13届,成为了该领域中英欧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望·王牌学科发展前景
继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4月19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进入100天倒计时,赛事转播的消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届大运会,由于主场馆与媒体中心相隔东安湖,距离较远,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专家团队研发的新一代高速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成为高清赛事转播的全新途径。
这一系统采用了6G潜在核心关键技术——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研发团队运用光电结合的新型超构芯片技术突破了其中系列发射、接收、调制解调等器件和硬件上的难题,将在国内首次实现无压缩8K高清赛事视频的高速无线传输。
根据该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提供的一组数据,近年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和团队,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33项,突破了从材料、器件、电路到系统的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已成为我国核心电子材料与器件研制的主要基地之一。
同时,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学科100%研究生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模式识别快报》(PRL)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800余篇、申请专利3100余件;100%博士生参加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国际真空电子学会议(IVEC)等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获最佳会议论文奖50余次(含境内外)。
近五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研究生以服务地方经济和国家发展需求为己任,近半数毕业生赴国防重点单位、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就业。
百尺竿头,如何更进一步?在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斌看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想要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仍需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比如针对一些电子信息功能材料的特性,我们必须从机理上对它进行研究,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突破。”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李斌。
另外,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基础科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也在不断拓展,学科交叉融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未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可能与哪些学科产生交叉?李斌认为,医学、材料科学或许是重点的学科交叉方向,“比如,我们目前西医的设备基本上都是以电子设备为主,那么‘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和未来的医学检测应当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我们在相关技术上有突破,相信未来可以研发出更多新型的医学检测设备,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服务。”
人们常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对于建校就立志成为“民族电子工业的摇篮”的电子科技大学而言,学科建设其实更像是一代又一代“成电人”知难而进的“接力赛”,“所以,关于未来,我们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重心依然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尤其是解决攻关‘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李斌说。
对话学科带头人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邓龙江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邓龙江。
记者: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经济社会发展休戚相关。在“新工科”建设从1.0向2.0迈进的当下,作为电子科技大学的王牌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世界一流学科的距离还有多远?我们应当如何突破学科壁垒、专业藩篱,真正把这门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为我国电子信息领域撑起一片天?
邓龙江:电子科技大学近年来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学生的招生和就业形势都非常好,承担了国家重大重点任务,其作用在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
但与国际一流大学相比,我们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在国际影响力方面。我建议进一步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学校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形成自己人才培养的体系和特色,大力提升学科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 二、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汇聚,提升学科基础研究的水平和实力,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系列研究方向;三、充分发挥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学科交叉的优势和特色,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形成自己特有的“独门绝技”,助力国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部分照片由电子科技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