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成都环城生态区

2023-05-06 18:18: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雷倢

近期,成都环城生态区规划是否要退林还耕备受市民关注。

其实,早在2020年,成都天府绿道集团就启动了环城生态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对撂荒耕地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

为什么要在环城生态区种地?环城生态区是否会退林还耕?近日,四川在线记者走进了成都环城生态区,采访了成都天府绿道集团、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部门,就公众关心的一系列问题寻找答案。

一问:

100公里环城绿道花了341亿元?

近日,有关“环城生态区绿道建设耗资341亿元”的信息在网络传播,引发关注。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网友所说的“341亿元”,来自2020年5月27日召开的“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推进绿道生态价值转化”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原文为:“截至2019年底,成都已建成各级绿道3689公里,完成投资341亿元。”

该负责人表示,当时公布的3689公里的绿道数据,是指截至2019年底成都全域累计建成的绿道总长度,100公里的环城生态区绿道只是其中一部分。341亿元总投资,除各级政府用于各级绿道建设、公共设施、配套设施外,还包括社会投资建设的各类经营设施,“把341亿元作为环城生态区绿道投资系误读,不符合事实。”

二问:

绿道是否要被铲平来种地?

市民喜爱的环城绿道是否要被铲平来种地?对此,成都天府绿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城绿道并不会被拆除种地。不仅如此,环城生态区内已建好的特色园区也不会被拆掉来种地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环城生态区的总体规划明确,环城生态区生态空间共133.11平方公里,包括耕地67.33平方公里(10.1万亩)、生态修复区65.78平方公里(9.87万亩),不存在把环城生态区全部变成耕地的情况。

在哪种地?成都天府绿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环城生态区规划了10万亩粮油产业带。环城生态区的农业将在10万亩粮油产业带上进行

“环城绿道深受市民喜爱,未来只会越建越好,功能也会越来越丰富。”成都天府绿道集团负责人表示,今年环城生态区还将建成7个农业示范区、10个林盘、20条智慧跑道、30个智慧驿站以及多个主题园区。

三问:

网友拍到的“挖掘机平田”是真的吗?

一些市民看到,在环城生态区内,不时有挖掘机等机器在平整田地,进而产生“成都是否正在将绿地变为耕地”的疑问。对此,成都天府绿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解释,近几年确实有机器在平整田地,但这不是“铲除绿地变为耕地”,而是“小田并大田”的过程。

环城生态区凤求凰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卫星对比图

环城生态区凤求凰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卫星对比图便能展示小田并大田的过程。

第一张拍摄于2018年,图片中的地块以绿色为主。成都天府绿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解释:“这些绿,其实都是撂荒耕地上长出的杂草、灌木与杂树。”

第二张图拍摄于2020年,图片中的地块以黄色为主,此时正处于整治阶段,成都天府绿道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清除了杂树杂草,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小田并大田,耕地数量增加了、耕地质量提高了、农田生态改善了、田型布局优化了,还耕地以本来面目”。

第三张图片拍摄于2022年,图片中的地块恢复为整齐的绿色,规模化的农田保护区的模样初现。

网上流传“挖掘机平田”视频的真实情况是在整合破碎农田、挖排灌沟渠、建机耕道,并不是在拆掉绿道。

四问:

环城生态区内为啥要种地?

不少市民也很疑惑,这么美的环城生态区内为啥要种地?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现代农业,一直都是环城生态区的重要功能之一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解释,早在20多年前,这一带本就是农田,但随着城市发展,该区域出现水系不畅、农田破碎、耕地质量不高等问题。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过去多年形成的问题,环城生态区于2020年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对撂荒耕地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

在成都天府绿道集团相关负责人看来,农田是环城生态区的基底和本底。农业不仅能提供大地景观,还能提供生态农产品。因此,都市农业是环城生态区绕不开的话题。环城生态区农业的打造,不但是重拾耕作、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过程,也是对水系、田地、环境的生态保护。

截至2022年底,环城生态区已完成5.8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将在今年底,完成10.1万亩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五问:

种了田,环城生态区就不好看了?

也有不少市民担心种地会影响环城生态区的“颜值”。成都天府绿道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环城生态区的农业是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景观农业,建成后的农业区既是田、也是景;既做农、也做旅

在都市中发展农业,必然和农村农业有差别。

智慧农业是环城生态区农业的特点之一。成都天府绿道集团统筹规划智慧农业市级一体化平台建设,搭建平台统一、数据互换、科研共推、技术共享的一体化体系,接入智慧蓉城“三级平台、五级应用”,与智慧城市互融互通、高效运作,提高农业生产与城市治理效能。

成都天府绿道集团搭建了智慧全环管理系统,建设青龙湖全环智慧农业运营展示中心和15处农业“三区四情”监测点位,此外还建成田间监控设施100余套,并按50亩/盏的标准配套建设太阳能杀虫灯。

科研也是特点。成都天府绿道集团与很多顶级的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就都市农业怎么做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把这些研究成果融入全环布局。

此外,成都天府绿道集团以天府田园农耕为文化核心,打造农民丰收节、农田艺术节、认种认养等特色农耕活动,营造情景体验、科普教育和田园观光等天府市民农场综合展示区。营造特色农事体验区、共享农庄等农业消费场景。

六问:

成都为什么要建环城生态区?

“环城生态区是城市的生态屏障。”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环城生态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20年前。

上世纪90年代末,成都中心城区快速向外扩张,双流、龙泉驿、郫都(原郫县)、新都、温江等郊区新城则迅速向中心城区聚拢,城市空间格局呈现明显的粘连趋势。

为了防止城市的粘连扩张和无序发展。2004年,成都提出将绕城高速公路两侧500米及北湖、青龙、安靖等七大楔形片区作为中心城区的生态隔离区,这就是环城生态区的雏形。

2007年,成都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启动了该区域内约35平方公里的土地整理和违建拆迁。

2013年,《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颁布施行,同步编制完成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2012-2020)》,明确通过推动建设用地减量,规划形成由农用地和园林绿地构成的133.11平方公里生态空间。

2017年,成都市部署天府绿道建设工作,明确依托环城生态区建设锦城绿道,作为天府绿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起,成都修编了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理顺了农业生产和生态修复的关系,持续推动生态空间内的建设用地减量,明确农田整治区规模恢复至2009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时10.10万亩(67.33平方公里)的水平,生态修复区规模增加至9.87万亩(65.78平方公里),整体保持133.11平方公里。

2022年元旦,环城生态区100公里环城绿道全线贯通。

(图片提供:成都天府绿道集团)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