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阚莹莹 摄影报道
大雨已经下了一天一夜,一直到8月25日早上8点,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列大巴车队冒雨行驶在眉山市东坡区岷东大道上,乘客是100多名来自四川各县(市、区)的农技推广人员和种粮大户,目的地是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崇礼镇的水稻示范基地。当天,由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召开的2023年四川省水稻主导品种全程机械化技术现场观摩会在这里举行。
观摩会现场。
看现场
一夜雨后,种粮大户田间“选种论技”
天气预报显示,这段时间四川盆地正在经历一场强降雨,这种天气最考验水稻的抗倒伏能力。“不知道昨晚上有没有稻子倒伏。”车上,种粮大户议论开了。四川水稻即将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此时若来一场大风大雨,机械收割就成了问题。
好在,一路上的稻田里,稻子依旧挺立。进入示范基地,川种优3607、川康优6308、品香优秱珍等几个新品种也是如此。“对于我们种粮大户来说,水稻抗倒伏能力是非常关键的。”来自德阳市罗江区金山镇的种粮大户罗中海,在当地种了2000多亩水稻。一下车,他立马走到田边,随机挑了一穗,开始数一穗稻子有多少粒谷子。
数稻穗,是这些年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农技专家、技术推广人员教给罗中海的一个小方法。一穗稻子粒大、粒多,通常表明这一亩水稻的品种好、技术实施得到位,产量不会差。
“今年这片水稻的产量不会低。”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水稻栽培专家马均说,除了品种本身产量高这个基础优势,这片水稻还配套了杂交稻精准条播机插和“基缓追速”侧深施肥技术,全程机械化种植实现了节本增效。从去年示范来看,亩产量达到了822.5公斤到845.9公斤。
看全省
今年水稻长势较好,增产趋势明显
“但更关键的是,要实现转化。”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省大范围大力度实施“技术到田”,目的就是推动各地的“专家产量”向“农户产量”转化,“试验产量”向“大田产量”转化,“从众心理”选种向“科学用种”转化,带动大面积增产。
转化已经有了成果。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种粮大户张荣鸿在当地承包了2500亩土地,全年种植小麦和水稻。“这些年我种植的绵麦902产量接连提升,去年水稻新品种川种优3607最高亩产达到了833.3公斤。能够明显地感觉到,应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对粮食产量提升的效果明显。”
水稻是四川第一大粮食作物,年产量占据全年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常年种植面积2800万亩左右,今年全省水稻收割进度已有3成。“从目前的测产情况来看,由于各地的技术到田实施不错,再加上前期的高温伏旱并没产生较大影响,整体来说比较风调雨顺,预计今年各地都将实现不同程度的增产。”
“总体来说,今年水稻的长势较好,增产趋势明显。”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水稻单产水平的增长潜力还很大,下一步还要继续在良种良法配套、高产示范片建设、高产竞赛、优质水稻开发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四川水稻产量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