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为媒,传承“开放”基因——写在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举办之际(上)

2023-09-18 17:06:5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梁庆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放映厅的灯光徐徐暗下,面前的银幕渐渐亮起,9月12日,首届金熊猫奖配套活动“大家一起看电影”展映活动在成都启动。率先上映的电影《吾爱敦煌》,展现了“敦煌女儿”樊锦诗一生坚守莫高窟文化艺术传承的动人事迹。

《吾爱敦煌》电影海报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进步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上,敦煌是多彩文明的汇聚之地,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交流的“集散中心”。以文化为媒,促交流互鉴,就此而言,敦煌的“彼时彼刻”,恰似金熊猫奖的“此时此刻”。

9月19日至20日,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在成都举行,将打造一个“以影视为载体、以大熊猫为文化符号、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旨的国际传播奖”。地处中国西部,四川却从不缺少放眼观天下的眼光,不缺少诚心待宾客的热忱,也不缺少虚心学他人的胸怀。传承四川的“开放”基因,金熊猫奖“胸怀天下”。

源远流长:地处内陆,有观天下的眼光

8月26日上午,首届金熊猫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一位记者好奇发问:目前国内有影响力的影视活动多在发达地区、一线城市举行,四川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省,举办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具备哪些独特优势?

发布人答疑解惑:尽管地处西部内陆腹地,四川却是一块对外开放的“高地”。

现场给出的一组数据可以为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着力构建立体全面开放的新格局。目前,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达到456对,稳居全国前列;外国获批在川设立领事机构达到23家,数量在内地排名第三……

聚焦到文化领域,四川的“开放”基因更是古已有之,源远流长。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所著《巴蜀文化志》,最后一章便以“交流”为主题。

袁庭栋举例道,考察商代与西周时期的考古资料,著名的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器物中,就有只能出产于印度洋中的齿贝,这可能是四川盆地当时与印度、缅甸已有物资交流的证据。

三星堆遗址3号坑出土的海贝。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从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来看,古蜀文明一直是开放包容的,既有古代巴蜀的本地文化,也接受了其他外来文明的影响,与世界文明有着广泛的联系。”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教授段渝总结道。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意外发现了来自巴蜀地区的蜀布和邛竹杖,得知早已存在一条从四川通往南亚、中亚地区的贸易通道“蜀身毒道”,即如今所称的南方丝绸之路。袁庭栋说,尽管地理上“其地四塞,山川重阻”,但“巴蜀文化的发展史,其主要特征不是它的封闭性,恰恰相反,是通过内外交流表现出的开放性。”

正如首届金熊猫奖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的:“我们不缺少放眼观天下的眼光,也不缺少诚心待宾客的热忱,还不缺少虚心学他人的胸怀。”

交流互鉴:IP引领,描绘各美其美文明画卷

7月28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宾馆举行宴会,欢迎出席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

三星堆青铜人像和青铜面具,成都“十二月市”国画,《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美术长卷,以及包括蜀绣、绵竹年画、新繁棕编、成都糖画、瓷胎竹编、成都漆器、雅安荥经砂器等在内的四川非遗精品,让宴会现场充满浓郁的巴风蜀韵。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鲜活生动的四川文化元素,描绘出一幅各美其美、和合共生的文明画卷。国际大体联秘书长艾瑞克·森超说,“当你参观大运村,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在享受中国文化,这感觉真是太棒了。成都大运会给了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与中国人交流的机会,让世界看到真实的中国。”

近年来,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四川文化IP被深入挖掘,扮演对外交流生力军角色。

作为“熊猫故乡”,四川生活着全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今年7月,“我们的panda”图文、短视频全球征集展播活动启动,上线以来累计收到海内外投稿作品超过6万件,覆盖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意大利粉丝将大熊猫周边收藏摆满房间,韩国网友手绘大熊猫画作……

古蜀文明也在海外持续“出圈”。今年4月,“万物有灵·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数字艺术展”系列活动,在法国、意大利、英国三地展开,通过图片、3D打印文物复制品、数字VR作品、全景式多媒体影像、艺术光雕秀等各种呈现方式,展示了三星堆和金沙两大古蜀遗址出土文物的韵味与风采,再现古蜀文明的璀璨与辉煌。

以众多平台、活动为媒,四川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展现自我,更以此推动海内外双方增进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向世界传播,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四川文化,了解古蜀文明。”曾任法国国家旅游委员会秘书长的让·路易·巴兰朵表示。

创新转化:扬帆出海,文化事业产业生机勃勃

作为首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自贡“以灯为媒”,不断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扬帆出海。今年8月的“以色列中国彩灯展”,展出了以中国龙、大熊猫等为主题的灯组,让游客通过自贡彩灯的视觉盛宴,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自贡灯会。自贡市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上半年,“自贡彩灯·点亮世界”路演推介会还分别走进阿联酋迪拜、法国里昂等地,与当地企业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据统计,目前,自贡彩灯已先后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占据92%的国际灯展市场份额;今年,自贡彩灯在海外展出已达40场,实现文化出口2000万美元。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给养,不仅为我们增强了文化自信,还激发了创新转化的活力。四川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扬帆出海,文化事业产业展露勃勃生机。

今年4月,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的团队赴香港参展,带去的藏羌织绣的设计图案,再次吸引了不少商家关注。

早年,杨华珍一边组织绣娘生产简单的挂画、摆件,为国际大牌进行低附加值代工,一边开始尝试艺术授权。其间,她给一款护肤品牌设计瓶身图案,收到了100多万元设计费和销售提成,此后国际大牌纷至沓来,仅2022年艺术授权收入就有近200万元。杨华珍还与环球影业合作,设计了电影《侏罗纪世界》的标志图案。

千帆领航,文化出海,自贡彩灯和藏羌织绣的故事并非个例。据统计,2022年,四川对外文化贸易额达37.43亿美元,同比增长97.18%。

这正是交流互鉴的积极意义。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川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成为靓丽的文化名片,更打造出多元、开放、包容的交流平台,通过展示四川特色文化魅力,让海内外更多朋友了解中国、认识四川。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