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先进县 解析城与乡丨从陈望道故乡看义乌探索乡村建设新模式

2023-11-29 15:42:5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梁庆

四川在线记者 陈昊 王国平 吴聃 文/图 发自浙江义乌

高高一池塘,滢滢三千方,西流泽义乌,东灌润浦江,故名“分水塘”。

位于浙江省义乌市西北部的分水塘村,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陈望道的故乡。在陈望道故居门前,不时可以看到一波又一波的游客,这里的红色产业不断升温。

分水塘村是“望道信仰线”的北起点。近年来,义乌以国企投资开发、股份合作等形式,打造“望道信仰线”等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带动10个镇(街道)112个重点村共同发展,“国企+乡村精品线”的乡村建设新模式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

新模式带来新场景,也激发新活力。11月28日,四川在线记者走进陈望道故乡,近距离观察义乌在乡村建设中探索的新模式。


分水塘村村口。

红色文化赋能 村里的生活越来越“甜”

冬日暖阳,分水塘村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沿着“望道信仰线”,寻访“红色印迹”。

“陈望道先生在柴房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将墨汁当红糖蘸取……”在陈望道故居,讲解员陈华仙将思绪拉回100多年前。1920年,时年29岁的陈望道在这里翻译出《共产党宣言》。


大批游客来到分水塘村。

2011年,陈望道故居成为浙江省文保单位,急需一名故居讲解员,陈望道的堂侄女陈华仙主动报名。在这之前,她是村内公交车上的售票员。陈华仙告诉记者,多年前的分水塘村,游客都说车难停、路难走、环境差,“现在进村的水泥路变成了沥青路,坑洼的村道变成了石板路,破败的古街也修缮一新,游客的体验感越来越好。”

分水塘村是“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故事的发生地。“从前觉得村口到故居这条讲解路很‘长’,修路后距离好似近了,现在我又希望这条路再‘长’点,让游客们再走走,多多了解。”陈华仙说,2017年,随着东萧公路的开通,再次拉近了望道故里与外界的距离,原本前往义乌城区需要2个小时的车程缩短至如今的半小时,游客“进得来”,村民“出得去”。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民,城乡“跑速”趋近。如今,分水塘村成为首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前来分水塘村的游客越来越多。

义乌市陆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分水塘项目负责人范例透露一组数据,目前,分水塘村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分水塘村的望道展示馆。

政企结合模式 破解资金和人才两块短板

水塘村位于义乌市西北部的大峰山、大草坪脚下,曾是一个发展相对落后的村庄。

2017年,义乌以市属8家国有企业作为美丽乡村项目的投资主体和建设主体,全面深入参与10条特色鲜明、各具风情的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有效破解镇村美丽乡村建设中资金和人才两块短板,实现村企共建共赢、共同发展。

当年项目启动后,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工作专班并成立义乌市陆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进驻分水塘村,目前已投资建设完成古街修缮、参观线路铺装、入口景观等30余个工程。在产业发展方面。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首家自营店“义新欧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开业运营,招引“陈氏家宴”“田园集市”“百工坊研学基地”等特色文旅项目。


分水塘村街景。

范例介绍,目前分水塘村的建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项目组绝大部分人员已转移到“望道信仰线”上的其他村庄,留在分水塘村的主要是负责运营的工作人员。

范例介绍,“望道信仰线”起于义乌市横塘村,沿七一村、义乌西站、溪干村、流里塘村、石明堂村、何斯路村,北至分水塘村,全长约13.5公里,是义乌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之一,由义乌市陆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围绕红色文化进行总体规划,将沿线旅游景点、景区有机串联,融合红色文化、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等旅游元素,形成“村村有看点、处处是景观”的美丽乡村精品线。


分水塘村中的池塘。

比如,七一村是望道信仰线上的重要节点。走进七一村,坐上“义新欧”小列车,一幅幅流动的希望田野映入眼帘。作为“望道信仰线”的南起点,横塘村围绕深化“千万工程”建设部署,坚持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将“城”与“乡”放到一起谋划、一体推进。

目前,义乌由国企开发打造的10条精品线“长藤结瓜”式串联沿线10个镇(街道)112个重点村,形成行政村相互辐射、连片发展的良好局面。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