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先进县 解析城与乡丨浙江“千万工程”的义乌启示录

2023-12-05 10:53: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梁庆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明确,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采访组来到浙江省义乌市,探访“千万工程”20年来如何在义乌落地见效,义乌又是如何通过规划引领、国企参与、产业联动,探索走出一条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成功路径。

四川在线记者 王国平 陈昊摄影 吴聃

白墙黛瓦,青石铺路,一个个精致小院错落有致,一家家创客小店人流不断。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浙江省义乌市李祖村,正酝酿着新一轮的发展规划。

在李祖村党群服务中心里,一组照片和数据记录了浙江“千万工程”给这个小村庄带来的巨大变化。这变化折射了义乌20年来乡村建设的成效——连续四年获评浙江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优胜县。

乡村建设难点何在?如何发力攻坚克难?11月底,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采访组深入义乌多个乡村、产业基地采访,对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以及有关专家,探寻浙江“千万工程”中义乌对四川的启示。

李祖村村口的“缩影”门楼。

启示一

规划引领 分步示范实施

11月28日上午,浙江省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村口,来自省内外的一拨拨游客、考察团陆续来到这里。在写着“缩影”两个大字的门楼前,游客排队合影打卡。

“缩影”二字,如今成了李祖村发展的真实写照——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李祖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乡村”等荣誉称号,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不足5000元升至2022年的5.2万元。同期,村集体收入也从1.1万元涨到268万元。

李祖村风光,白墙黛瓦、飞檐翘壁。

从李祖村一隅可见义乌一域。“规划引领、分步实施、先行示范,是义乌探索的一种乡村建设模式。”义乌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杨一峰介绍,按照全域统筹布局,“多规合一”的原则,义乌主要开展两大层面的统筹规划:市域层面,有机融合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各类产业、空间规划,科学布局城、镇、村的空间,形成镇区、中心村、特色村协调发展的格局。在村级层面,因地制宜理清义乌全市每个乡村的发展定位和规划方向,统筹编制村域范围内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等。

在2002年至2010的城乡一体化阶段,义乌市开展了以“道路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为主要内容的“小五化”建设,这项工作也成为后来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起源。2003年,义乌市制定出台《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被称为全国城乡一体化行动的第一纲要。李祖村就是在 “千万工程”启动后,以整治村口“臭水塘”为突破口,开展全村“小五化”建设。

随后的十年被认为是义乌的美丽乡村建设阶段,浙江省出台相关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后,义乌在2016年出台《义乌市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众创乡村”的主题定位。这一时期,李祖村将村里原有的危旧房拆除打造成公共空间,村里收回的老宅则由村里进行修缮改造,出租给青年创客使用,目前村里已有60个创客产业项目相继落地。

李祖村里的创客店——“沙漠的染坊”,现在村里已有60个产业项目落地。

2021年,浙江作出建设未来乡村的决策部署,义乌市根据地区特点编制了全域未来乡村建设方案,计划到2025年全市行政村实现应创尽创,探索形成具有义乌特色的“未来乡村”建设模式和发展路径。李祖村党支部委员方志坚介绍,目前该村正在制定“大李祖”规划,集中乡村发展资源要素,以李祖村带动周边3个村连片发展。

启示二

模式创新 实现多元投入

分水塘村,位于义乌市西北部的山脚,发展一度相对落后。

2017年,义乌以市属8家国有企业作为美丽乡村项目的投资主体和建设主体,全面深入参与10条特色鲜明、各具风情的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以此破解镇村美丽乡村建设中资金和人才两块短板。截至目前,已投资建设完成古街修缮、参观线路铺装、入口景观等30余项工程。

风貌提升了,产业发展也在提速。义乌市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首家自营店“义新欧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开业运营,招引“陈氏家宴”“田园集市”“百工坊研学基地”等特色文旅项目。以分水塘村为北起点,向南串联其他7个村庄,就是义乌10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之一的“望道信仰线”。全长约13.5公里的“望道信仰线”,围绕红色文化进行总体规划,由义乌市陆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

分水塘村村口的标志性建筑。依托红色资源,义乌在当地打造了一条13公里长的“望道信仰线”,成为义乌十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之一。分水塘村是这条线路的北起点。

“乡村建设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义乌市农业农村局农村事业科科长朱雄伊拿出一组数据,2002年“小五化”建设,义乌当年市财政投入10多亿元,基本完成面上的整治。从2020年开始,每年仅从农业农村局口线直接投入乡村建设的资金至少4000万元。

原因何在?朱雄伊说,一是财政等其他口线未完全统计在内,二是乡村建设进入到新阶段,义乌探索的多元投入机制,形成政策和工作合力。

作为“望道信仰线”的起点,红色文化也反哺着分水塘村,村里的红色产业经济不断升温。

“义乌政企结对共建美丽乡村机制,通过5年的基层实践,目前已构建了一线一企一镇街的‘国企+乡村精品线’建设模式。”朱雄伊说,具体做法为,在义乌市级层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农业农村局牵头联系各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结对共建美丽乡村中遇见的问题,并加强具体业务的优化流程、统筹指导和督促考核;8家市属国有企业建立具体负责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项目的子公司作为项目的投资主体和建设主体,全面深入参与精品线基础建设和沿线招商工作;结对镇街负责精品线工程建设相关的土地流转、征迁、政策处理、村民发动等工作。

自开展结对建设以来,义乌市10条精品线上已实施工程项目200多个,国企累计投入超10亿元。在国企共建的示范引领下,义乌其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纷纷以投资开发、股份合作等形式与精品线沿线村集体联合开发精品线的经营性文旅产业,撬动社会资本超百亿元。

启示三

产业联动 激发内生动力

电商大学堂、直播基地、工厂直供站……在“中国社交电商第一村”义乌市福田街道的江北下朱村,户籍人口只有1000余人,但却有3万多电商从业人员,村里集聚1000余个电商品牌,6400余家市场主体,年成交额300亿元以上。

江北下朱村为电商从业者打造的各种服务平台。

江北下朱村的发展,得益于距离该村只有0.5公里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商城集团国际商贸城第一分公司办公室主任朱刚毅说,义乌国际商贸城物流、人流、商品信息流大量汇集,带动210万家中小微企业发展,关联3200万人就业,其中有很多来自义乌农村的居民。

义乌市农业农村局秘书科(农村经济科)科长谭平强调,义乌城乡产业联动并不是传统的“前店后厂”模式,而是义乌通过商贸产业为乡村电商搭建起了非常广阔的平台。

江北下朱村的“网红直播基地”。每天都有大量想要从事电商产业的年轻人来到江北下朱村寻找机会。

广阔首先体现在物流通达上。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平均一秒钟就有一辆车进出。义乌与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在50个国家设立210个海外仓,物流网络辐射全球700多个枢纽城市。今年的“双11”当天,义乌的快递业务量占到全国的8%左右。在江北下朱村,快递出票量日均150万单以上,辐射全国20多个省份。

广阔还体现在货源上。义乌国际商贸城营业面积达640余万平方米,有约7.5万个商位,经营26个大类、210万个单品。有这样一个类比:如果一个人在每个商位前停留约3分钟,按一天8小时的营业时间来计算,逛完整个市场需要接近一年半的时间。

江北下朱村的一处物流基地。目前,该村快递出票量日均150万单以上,辐射全国20多个省份。

在义乌,电商被定位为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义乌创新直播电商专项职业技能认定,成立浙江省首个直播电商学院,推动“保税+直播”模式创新。目前义乌全市拥有各类直播服务机构70余家,建成投用直播电商基地20个。2022年全市开展网红直播带货56.7万场,完成零售额387.23亿元,同比增长19. 17% 。

截至目前,在义乌440余个行政村中,电商专业村有220余个,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对义乌而言,实体与电商无法割裂,两者融为一体,有力推动了义乌商贸市场的共同繁荣。”谭平说,“以产业为纽带,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最核心的目的是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