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丨这三对辩证关系透露出哪些新信号?

2023-12-22 23:22:0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梁庆

四川在线记者 唐泽文 张守帅 李欣忆

12月22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指出,明年,我省发展环境仍然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我们要妥善把握“稳”与“进”、“立”与“破”、“质”与“量”,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力。

这三对辩证关系,透露出做好2024年四川经济工作的哪些新信号?

“稳”与“进”

以进促稳,赢得工作主动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的工作总基调都是“稳中求进”。

稳是主基调,是进的基础和前提;进是方向和动力,只有进才能更好地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四川现阶段追求的“稳”与“进”有什么特殊内涵?

从宏观大势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四川要肩负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就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这要求各级各地继续保持拼的状态、拿出拼的劲头,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从发展态势看,今年全省上下逆境突围、追赶奋进,推动经济运行总体恢复向好。成绩来之不易。因此要稳住这种势头,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从市场形势看,今年四川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拿出“真金白银”为企业纾难解困,下了几轮“及时雨”,有力稳住经济大盘。

多位与会代表均表示,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实现良好开局,这就是“稳”的基础。未来,要结合实际相机出台新的加力接续措施,增强发展信心。

以进促稳,四川将具体从哪些方面“进”?从会议作出的部署看,至少有三个方向。

一是坚持实体经济主导地位不动摇,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进”。二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展,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上“进”。三是加强省内区域协同发展,从五大片区竞相发展上“进”。

稳有基础,进有后劲。与会代表在讨论中认为,2024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立”与“破”

先立后破,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先与后,意味着各项工作都要有先后顺序,要推进各项工作之间更加协同;立与破,强调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同时把握好时、度、效,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具体到四川,又要“立”什么?“破”什么?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给出明确方向: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与会者认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先立后破”的关键。

这方面四川有基础也有条件。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今,四川已培育形成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全省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今年首次突破60%,区域创新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在此基础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一手抓提升科技创新内核能级,一手抓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一方面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努力开辟新赛道。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代永波表示,明年将坚持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新产业、新模式“立”起来后,还要“破”。这些年,四川始终强调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

这个过程中需注意什么?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唐强表示:“推动绿色转型、新兴产业发展,既要想方设法寻求突破,也要避免‘一刀切’。”

“质”与“量”

量质齐升,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

“量”主要指经济的规模、速度。四川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正向着GDP总量跨越6万亿元台阶冲刺。

“质”主要指经济的结构、效益、竞争力等。不少与会者认为,和东部发达省份相比,四川离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需在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持续用力。

如何才能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一揽子部署,并明确系列重点任务,包括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拓展发展新空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等。

与会代表在讨论中也在思考谋划具体的贯彻落实举措。如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将加速“智改数转”,全面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行动,推动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筑牢数字基础设施等关键底座。

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妥善把握“质”与“量”,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这将让四川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