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贺岁特展开启:文物为证 对“龙”的崇拜已绵延数千年

2024-01-25 16:50:4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乾隆款彩云龙纹高足盖碗 清 四川博物院供图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龙,自古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以龙为祖,唯龙是尊。龙的形象对每一个炎黄子孙而言,早已是精神图腾般的存在。1月23日,“龙行中华—2024年春节贺岁特展”在四川博物院揭幕,60余件/套与龙有关的精美文物以及丰富的图文资料,揭开龙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连绵不绝、生生不息。从距今约8000年的辽宁查海遗址的巨型石堆塑龙,到距今6000多年的河南濮阳的蚌塑龙,以及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玉龙等等,无数文物已经证明,中国对龙的崇拜早已传承数千年。

龙纹披领 清 四川博物院供图

迄今发现最早的龙已有8000年

中国人从何时开始有了对龙的崇拜?现有的史料并不可考。但最近几十年不断出现的考古新发现,将龙形象出现的年代不断往前推进。

本次龙年贺岁特展中,第一个单元便专门讲述了龙的起源。

“从现有的考古材料来看,辽宁查海遗址巨型石堆塑龙,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特展总策展人、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介绍,上世纪90年代,辽宁考古工作者对阜新查海遗址进行了第七次大规模的发掘。发掘中,在聚落的中心位置,清理出了这条总长19.7米,宽1.8米至2米,由石块堆塑的龙。8000多年前的辽河先民为何会诞生龙的崇拜?这和当时的先民已从原来的采集、渔猎经济过渡到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有关。在靠天吃饭、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先民们会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增产,加之先民对自然的理解处于原始阶段,对龙的崇拜便自然产生。

有意思的是,对龙形象的描摹,在起源阶段呈现出多元的特征。

1987年,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墓葬中,男性墓主身旁发现了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形象。西水坡遗址距今约6400年,这条龙长1.78米,高0.67米,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似遨游苍穹。从中国龙的发展历程来看,蚌塑龙的头部、爪部、尾部以及整体构图,已经具备了中国传统龙的大部分要素,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然而在距今约6000年至5000年时,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发现的龙却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如出现了被统称为“玉猪龙”的礼器——或体蜷如环、或整器似猪的胚胎。到了距今4500年至3900年时,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盘上,则是红灰相间的蟠龙盘曲如蛇,身体上有似鳄鱼一样的鳞状斑纹,嘴里衔着麦穗。在距今约3800年至3500年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器形体长大,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动传神。谢丹介绍,这件绿松石龙形器的发现,证明了早在夏代的时候,先民们已经把龙作为图腾来崇拜。

彩瓷龙舟   四川博物院供图

龙的形象悄悄在改变

即使早在3000多年前,龙已经成为一种图腾。然而数千年来不仅龙的形象在变,它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也一直发生着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国人一直视龙为重要的精神图腾,展示出中华文明的历史延续和文化传统的强大力量。

从展览的文物上看,商周时期龙的形象已经渗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龙的样式五花八门,蟠龙卷曲、夔龙蜿蜒、交龙躯干缠绕……龙纹抽象狞厉,且多出现在祭祀用的青铜器上,体现出王权的威严。四川博物院收藏的西周蟠龙盖兽面纹铜罍,盖饰立体昂首蟠龙,肩部两侧各饰相向卷身夔龙纹,整体器物看上去别有一番庄重。

“到了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变得粗犷雄健,魏晋隋唐时期则刚柔并济,宋元时期是雄奇洒脱,到了明清时期则逐渐成为皇权和显贵阶层的专属象征了。”谢丹告诉记者,秦汉时,经过数千年演化的龙似虎似马,躯体较短,颈部较长,尾巴较细,随着汉武帝时丝绸之路的开通和西方求仙的盛行,作为升仙坐骑的龙的形象受到了西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便长出了翅膀。此次特展中,四川博物院收藏的东汉西王母画像砖,便可以看到一龙一虎作为西王母的座骑出现;另一件东汉时期的骖龙雷车画像砖上,三条龙驾驶着一辆轺车,凌空风驰电掣般飞奔,车上乘坐二人,象征着神人带着墓主人乘坐龙车升天。

魏晋隋唐时期,龙的角分出了枝杈,“龙珠”图案开始盛行。唐代的龙须发飘逸、鳞片整齐细密、体态矫健有力,呈现出刚柔并济的特色。龙纹也逐渐出现在皇家及高层官宦的日常物件的装饰中。永陵出土的玉大带,是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生前之物,玉带上浮雕的龙戏火球图案,龙姿矫健,别具潇洒飘逸之感。

“到宋元时期,蛇身、兽首、有爪、有须的中国龙形象逐渐模式化。”谢丹说,到了明清时期的龙,则主要成为皇权和显贵的象征,很多龙纹器物,只能是皇家专属。

铜龙柱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古蜀先民已开始龙崇拜

此次展览,4件三星堆出土的龙形铜饰备受关注。在三星堆,和龙有关的文物多达数十件。尽管地处西南,但对龙的崇拜显然已经被古蜀先民完全接受。

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树高大华美。如果仔细端详,就会发现有一条长龙从神树上方蜿蜒而下。三星堆博物馆景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部长朱亚蓉介绍,在古代典籍中,神树往往成为日月出没的场所和沟通天地的象征,东方的扶桑、中央的建木和西方的若木,便是古代传说中三棵这样的神树。那么,人界的王或者巫师靠什么往来于天地之间呢?那就是这条呈游动状的龙。三星堆的工匠们将游龙呈现于神树之上,艺术化地表达了神树沟通天地的意象。

青铜 神树 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有趣的是,同样是三星堆的龙,它们的形态却多种多样。

神树上的龙颇似马面,有锯齿状的牙齿,长着犄角和羽翅,但另一件爬龙柱形器上的龙则长了羊一样的角,牙齿锋利。2021年,三星堆祭祀区新发现6座祭祀坑再度出土了大量龙文化元素的文物,其中8号坑出土的龙柱形器,便长着猪状的鼻子,以牙璋为角,被考古人员亲切称为“猪鼻龙形器”。同样在8号坑发现的虎头龙身像,直接把虎头和龙身铸在一起,呈现龙祥虎旺的美好寓意。此外,各种龙形器盖、持龙立人像里龙的形象,都各有不同。

朱亚蓉表示,三星堆大量出现和龙有关的文物,说明崇拜龙的理念已被三星堆所接受。只是龙本身作为一种虚构出来的神物,在3000多年前形象还没有完全标准化,“三星堆的工匠们根据传说中的形象,加上自己的理解,再结合要铸造的器物,便创造出形象略有差异的龙,这也让三星堆的龙别有一番意趣。”

在距离三星堆8公里之外,天府大道北延线广汉联合遗址发现的龙凤纹陶盘,则是较早出现“龙凤配”图案的文物。这件文物距今约3200年左右,陶盖顶部中央,一只有羽冠的鸟昂首而立;盖顶的边缘,清晰可见一条游龙盘旋在鸟的周围,嘴里似乎喷出一道火焰,整体造型动感十足。这是目前国内出现龙凤组合的最早文物之一,清晰诠释了中华文明中“龙凤呈祥”的寓意及源远流长的历史。

铜爬龙柱形器 三星堆博物馆供图

四川的龙异彩纷呈

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在四川,龙的形象出现在瓷器、石刻、刺绣等各种载体上,以此表达人们对幸福吉祥的追求,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向往。

四川博物院收藏的龙元素文物中,既有精雕细琢的云龙纹雕漆圆盒,彰显华贵之气;也有彩瓷龙舟,刻下千帆竞渡的激烈时刻。一组龙纹朝服和龙纹盖碗等文物,则揭开了皇家贵胄对龙纹的喜爱。四川博物院展览陈列部主任任卓介绍,在清代宫廷中,龙被视为皇权的象征,代表着尊贵和权力。因此,龙纹用具被广泛用于皇帝和皇后的居所、宫殿和寝宫,以展示皇权的威严和尊严。

在民间,很多习俗都有龙的身影。皮影龙、舞龙,与人们的生活如影随形。四川成都黄龙溪的火龙、泸县的雨坛彩龙、乐山的沐川草龙等,都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泸县,崇龙习俗一直十分盛行。这里迄今保存的龙桥犹有193座之多,其中明洪武年间修建的龙脑桥,条石叠砌的8个桥墩上,分别以巨石雕凿成龙、麒麟、大象、青狮子等吉祥瑞兽,4件龙雕昂首怒目、足踏祥云,似乎就要腾飞而起。其栩栩如生的造型、鬼斧神工的雕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龙脑桥石雕,也因此成为泸县古代石刻雕塑的代表作。“龙行中华—2024年春节贺岁特展”中,两件来自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的龙形石刻,也凭借其栩栩如生的造型备受关注。而在泸县出土的宋墓中,大多有造型各异的青龙,或已佐证了“中国人就是龙的传人”这一理念,数千年来早已融入人们的血液。

宋代高浮雕青龙石刻  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供图

龙脑桥 明代 张云飞摄

 

清代龙形皮影  中国皮影博物馆供图

 

东汉方形圆环螭龙凤鸟钮“李宜私印”铜印章 雅安市博物馆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