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2023·公益企业㉘丨成都青融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让非遗沃土开出助残花

2024-02-23 11:55:2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蒋华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

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省国资委、省工商联指导的追光2023·四川十大公益企业推介活动正在进行。近日,组委会收到了来自成都青融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推介案例。

企业名片


成都青融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0月,是成都市青白江区残疾人创新创业基地孵化的助残示范性企业,专门从事“非遗+文创”项目培育,技能培训,产品研发、生产和营销推广及创业孵化等,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发展增收,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超半数的员工为残疾人。

2月22日,成都环球中心天堂洲际大饭店大堂,不少前来入住的客人都被一个角落吸引——几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着面塑、钩针编织、棕编、陶艺等各种造型独特、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些产品出自青融创残疾人文创产业基地的员工之手,成为他们改善生活、改变命运的“钥匙”。

为残疾人就业创业赋能

“作为一名大学生创业者,一名新时代残疾青年,我既是青融创的服务对象之一,也是青融创助残团队的一员。”张琳馨是一名二级听障女孩,2021年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成都市青白江区残联举办的“青融创·幸福里”残疾人文创集市,成为成都青融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青融创残疾人文创产业基地)非遗钩织培训老师,并带领十多名残疾人,开设了自己的钩织工作室。


2月20日,青白江区残疾人非遗缠花技能培训班在青融创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开班。受访者供图

成都青融创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卫东告诉记者,公司引育了面塑、钩织、蝶翅画等非遗项目9个,常年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产品研发、商品营销及创业孵化。目前有10多个社会组织、60多名社区居民参与了“青融创·幸福里”空间的培训、销售及活动服务等工作,实现灵活就业。

“我们希望不仅有区域内的残疾人受益,还希望把技能培训铺到全省。”林卫东介绍,公司常年开展残疾人非遗蜀绣、面塑、钩针编织、蛋雕、蝶翅画、糖画、石头画、卡通面点等技能培训,承接了德阳、成都等地的200多期面塑培训班,培育了残疾人非遗传承人230余名、蓉欧工匠3名、创客14名,本土品牌6个。

有手艺傍身,残疾人学员既能选择留在公司工作,也可以自己创业。听力一级残疾的温国芝,参加了咖啡、烘焙培训后,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图书馆创办了“爱·无声”咖啡吧;肢体三级残疾的张晓君是首批非遗面塑学员,如今已是一名老师,她的学员达数千人次,遍布全省各地......

让非遗手工艺品“出海”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张琳馨都会和同事带领残疾人伙伴去景区、节会集市售卖自己制作的手工产品。“我们的文创产品新颖时尚,销售情况非常好。”林卫东告诉记者,各类展会和20余个“青融创·幸福里”文创空间(集市),让残疾手工艺者不仅有了销售平台,还有了和社会接触的舞台。


游客正在购买残疾人制作的面塑产品。受访者供图

抓住机会进行产品展销、现场制作和游客体验,残疾人通过产品销售和游客体验授课,还可以二次增收。结合“培训+代加工+产品回购”“集市+节会”“传统文化项目组团入驻景区景点”“集中就业示范点”“商业联盟”等形式,基地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残疾人新业态下就业创业稳定增收的路子。

依托成都市青白江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万科残疾人活动中心等阵地,打造了“1+N”残健融合文创基地,升级拓展区内外“青融创·幸福里”文创空间(集市)20余个,还邀请成都各区(市)县、重庆沙坪坝、德阳广汉等各地残疾人赶集展销,形成“青融创”产销联盟,赴各地参加文创集市270余场次,推动了非遗保护传承和区域文创产业发展。

“我们打算复制推广更多‘青融创·幸福里’文创空间,培育更多非遗传承人和工匠,研发制作更多适销产品,搭建更广阔的线上线下平台,帮助残疾人和社区居民灵活就业创业,共同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社会氛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激发残疾人等社区困难群众自强自立、增收致富的内在动力。”成都市青白江区残联副理事长何春香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