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履职有我③丨田间地头澎湃发展新动能

2024-02-27 22:19:2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吴亚飞 阚莹莹 张蒙 摄影 吴枫 韦维 眉山观察 谭笑非 视频 朱文博

代表委员名单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杨武云

                              

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李雪平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陶勋花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永好


   

近日,成都气温骤降,位于郫都区石家立交桥旁的省农科院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里,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又带着团队出现在麦田里。

“年后小麦陆续开始孕穗,这几天气温降幅大,得看看孕穗有没有受到影响。”杨武云说,好在目前小麦孕穗正常,天气预报也显示气温即将回升,“小考验而已,问题不大。”

从种子到农田,从现代农业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四川各地涌现各类推动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

四川是农业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三农”发展一直十分关心,去年来川视察时明确提出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强调要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赋予了四川“三农”工作新的时代使命和更高期许。

过去一年,四川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扎实起步;新的一年,四川将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全国两会前夕,四川在线记者深入田间地头,采访扎根乡村、建设乡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从他们的履职故事中,感受乡村振兴新变化,探寻乡村振兴新脉动。

一粒种子的“使命”

在川建设全国性的夏繁基地,打造夏繁“硅谷”

小麦的良好长势,让与小麦育种研究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杨武云对接下来的重要行程放下了心——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杨武云即将启程赴京,他倍感种业自强对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意义。

杨武云(左一)。 阚莹莹 摄

过去的一年,围绕种业,杨武云忙了好几件事。去年9月,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揭牌成立,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库,建成后可以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52.4万份、畜禽种质资源105万剂、水产种质资源26万剂,涵盖农林牧渔草,保存期可长达50年。“作为中心库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去年的揭牌,是我这一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杨武云说,今年上半年,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将进行全负荷试运行,下半年第一批种质资源即将入库。

去年全国两会上,杨武云提出的一个建议,是在四川马尔康、康定、西昌等生态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一个类似在海南岛崖州湾那样的小麦和油菜的粮油作物夏繁育种基地。“这是我去年重点推动的一件大事,目前已启动。”杨武云说,小麦、油菜等夏季粮油作物,全国各地的育种基地还比较分散,如果能够形成一个类似于水稻、玉米等作物育种的夏繁“硅谷”,就可以为全国育种单位提供一个育种平台,加快小麦、油菜等作物的育种进程,而四川马尔康、康定等地有科研基础,也有气候优势。

第三件事,与育种科研有关。过去一年,杨武云带着团队进行了一批高抗、高产和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我们选育的糕点专用品种‘川麦93’、高黄酮新品种‘川麦98’,分别通过了国家、省级的相关审定。在大面积推广的同时,我们还和加工企业合作,推出优质加工产品。”

去年5月,巴塘四倍体小麦“甲着”入选2022年全国10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成为四川唯一入选的作物。小麦多是六倍体(即含有3个染色体组),而“甲着”是近几十年来科研团队收集到的唯一一种四倍体小麦品种。“过去一年,我们也用‘甲着’小麦和企业开发了产品,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甘孜州高原特色粮油产品。”杨武云说。

今年全国两会,杨武云也准备了两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是以马尔康为中心,在四川建立中国的夏粮油夏繁“硅谷”。第二个建议则与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是我们种业创新的重要法律保障。目前,我们中国的粮油作物已经建立了部分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我建议,下一步在畜禽水产,蚕等领域,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杨武云说道。

2024年,杨武云也有很多规划,“我希望今年能围绕中国夏繁‘硅谷’的建设出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小麦种质资源的创新和育种利用,培育出高产、优质、绿色专用的品种,也创新出更好的种质资源发放给育种家,为生产服务。”

万亩良田的“担当”

端牢“饭碗”守好耕地,要数量更要质量

2月22日上午,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的高标准农田边,全国人大代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雪平正在使用“四川田长巡田APP”进行巡田工作,这是他每天“雷打不动”的任务。

李雪平

“良田种粮是我们永丰村发展不变的‘底色’。”李雪平指向距离村委会不远的高标准农田欣喜地说,“我们去年新增耕地240.75亩,永丰村通过多种方式,有效遏制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新增200余亩耕地,对于地处平坝地区的永丰村并非易事。2023年,该村两委召开会议,动员鼓励群众,将闲置房屋按照自愿原则进行腾退,并借力林地整理、果园退出、坟墓搬迁等方式,一分一厘地增加耕地面积。在李雪平看来,守好每一寸良田好土,确保“一寸都不能少”,就是端牢“饭碗”的基础。

守好耕地不仅是增加面积,还要做好质量提升。“永丰村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耕地质量的主要抓手。”李雪平介绍,永丰村高标准农田按照15亩一个田块的标准进行土地整理,修建了2条宽3.5米、长4000米的作业干道和6公里的灌溉排水沟渠,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充分保障。

“我们村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是四川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这为我们村种好粮打好了坚实基础。”李雪平说,农业机械化覆盖了生产种植的全过程,依托新技术、新品种,去年,永丰村水稻平均亩产从711公斤增至800公斤。此外,永丰村还通过“稻—菜—菜”“稻—药—麦”三季轮作的粮经复合模式,与企业开展精深加工合作,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永丰村田野风光。侯建明 摄

过去一年,永丰村迎来了资源聚集、项目落地的发展契机,如何把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

永丰村选择壮大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带领村民增收致富。2023年,永丰村建成投用了“丰收里”集体经济发展阵地,游客可以在村内游览田园风光,在“丰收里”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在“永丰食堂”内品尝可口的农家饭菜,既满足游客需求,又充实了村集体经济;同时,随着邮局、快递站、超市的开张,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更加便利的惠民服务。

“有了平台,还需要专业人才来支撑。”李雪平说,永丰村构建了三司两社二级的村集体经济构架,聘请乡村CEO、组建专业运营团队,打造出了特色农产品体系,开发了多条独具特色的农旅观光路线。“村上将农业与旅游进行融合,向种植要效益、向旅游要经济,农文旅三方联动,带动村民鼓腰包。”

一年多来,走进该村参观、调研、考察、学习的客人已突破30万人次。2023年,永丰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102万元,比前年增加了1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前年的2.9万元增加到去年的3.12万元。

2024年,李雪平还有很多想法,“我们将通过丰富经营业态、争取落地项目、加强对外合作等方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力争实现收益倍增,带动老百姓共同增收致富。”

今年全国两会,李雪平准备提交一份关于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质量的建议。他建议,从加强人才引进、健全激励机制、强化技术支撑、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不断完善基层医疗体系,让乡亲们持续享受到基本或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现代农业的“探索”

数字赋能农旅融合,“融”出乡村新图景

“陶书记,快来尝尝我新学的咖啡!”2月22日,寒风料峭,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的留灯营地里,研磨、萃取、冲泡、拉花,近50岁的卫素云熟练地做好一杯冒着热气的桂花拿铁,香气四溢。

陶勋花

“不错,这款咖啡是用我们村自产的桂花作为香料,口味很好,一定会大卖。”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陶勋花点赞。

江安河从岷江村蜿蜒而过,村内白墙黛瓦、飞檐斗拱、桂林簇拥、流水萦绕,绿树掩映着白色帐篷,周边的油菜花田露出新芽,是市民游客喜爱的近郊游打卡地。在这里当服务员的卫素云,如今是营地“主厨”,“我从过去只会烧大锅饭的‘小白’,到熟练掌握咖啡、沙拉、甜品等制作技巧,营地生意越来越好,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陶勋花最关心的一直是“三农”问题。回顾过去六年的履职经历,陶勋花从岷江村的工作实践出发,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三农”相关议案和建议50多件。2023年,陶勋花提出了《关于延长城乡居民政府补贴性培训年龄限制的建议》。她说,这些年来,岷江村大力发展乡村文旅,从营地,到草坪音乐节、野奢酒店,岷江书院、美术馆,样样都有,但与此同时,我们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伴随新业态的植入,投资乡村的企业面临着“用工难”的问题。

以岷江村为例,村里50至60岁的女性村民有632人,占总人口12.5%。“她们是村里用工的刚需,有明显的技能培训诉求,但目前很多免费技能培训覆盖不到这个年龄段,但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在民宿做保洁、搞接待,还是在营地做咖啡、简餐等,村民都需要培训。”陶勋花说。

对此,整合各类资源提升村民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成为了陶勋花2023年的重点实践。“首先我们发挥乡村能人的作用。”陶勋花介绍,村里的返乡大学生、社区专职工作者徐艳当起了英语老师,教一群孃孃们学英文,大家积极性很高,接下来,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运动会将在成都召开,“我们希望能邀请世界友人,到中国的美丽乡村走一走、看一看。”

“其次,我们通过数字技术,做大文旅品牌,培养乡村能人。”陶勋花说,我们招引市场主体,与村集体共同出资成立成都植悟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百家联营”数字乡村运营模式,统筹岷江村分散的文旅项目,形成统一的文旅品牌,引导线上客流量。在此基础上,开发“百家用工”小工具,当各经营项目有用工需求时,进行线上发单,明确工作标准、薪资报酬及技能培训等,村民可在线接单,并根据用工难易程度、完成情况好坏,进行小幅度的薪酬浮动,促进村民学习技能,增加收入。

有了数字技术的加持,岷江村“灵活、临时、零散”的用工需求与“就近、就地”的闲置农村劳动力进行靶向对接,激励农村劳动力与岗位实现“双向奔赴”。“2024年,我们岷江村将有更多类似的创新尝试呈现。”一提起岷江村的未来的发展,陶勋花眼睛里充满了光亮,“也基于当前的实践,我更加意识到、感受到数字技术的重要性。”

岷江村岷江书院。温江区委宣传部 供图

今年去北京参加全国两会,陶勋花将带去关于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的相关建议,“希望数字技术能够更好地赋能乡村发展,将数字化技术手段融入乡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等各领域,让农业变得更‘聪明’,让生产变得更高效,让农民能够从中获得更多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

数字化转型也是深耕农牧行业40多年的新希望的坚定选择。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新希望集团牵头发起乡村振兴“村长班”,目前已举办三届,培养近300名村干部,来自政、产、学、研近30位乡村振兴及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和一线乡村建设者进行授课分享。村干部是农村的“火车头”,更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创新意识。在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看来,当前国家提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用新思维、新理念、新科技、新组织来进行焕新,焕新的脚步不能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