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机长”刘传健走上“代表通道”:为民航强国建设保驾护航

2024-03-05 08:37:0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


四川在线记者 王眉灵/文 李强、吴枫/图片、视频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举行,来自四川代表团的“英雄机长”刘传健走上通道,向中外记者讲述自己的故事。


直播画面截图

作为危急时刻力挽狂澜的“英雄机长”,刘传健已为公众所熟悉;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下简称“中飞院”)总飞行师的刘传健,如何履职尽责?有哪些动人故事?


他的心愿

为建设“民航强国”培养人才

走上“代表通道”的刘传健,身着帅气的机长服。2022年,他从川航调任中飞院任总飞行师,但每年仍坚持飞行200小时以上,机长身份仍在。

机长服上有四道杠,分别代表专业、知识、技术、责任。“从成为机长的那一天起,你的每次飞行都肩负着上百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重任,一点都马虎不得。”这句话被刘传健时时挂在嘴边。

2月28日,中飞院位于德阳的广汉培训基地,刘传健为一群即将毕业的学子“面授机宜”。他的课,一开始不是讲技术,而是讲责任:“我们做学问,成绩98分、99分就已经很好了,但是,飞行,我们必须拿100分!差一分都是不及格!”

中飞院被誉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为中国民航培养了大约70%的飞行员、大约80%的机长。来到中飞院任总飞行师后,每次为老师或学生做培训,刘传健第一强调的,一定是责任和安全。

责任,对于作为机长的刘传健来说,是如何确保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作为中飞院总飞行师的刘传健来说,则是如何更好地推进民航强国建设。


2023年,中国民航业快速复苏,全国大约有6亿人次乘坐飞机出行,其中约2亿人次是飞行“常客”。“在发达国家,平均每人每年坐1.5次飞机出行。”在刘传健看来,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民航发展空间还很大很大。

但要成为“民航强国”,还任重道远。“中国民航在役的飞机有4000多架,而国产的C919、ARJ21一共才100多架,还不到零头。”他说,差距如此巨大,靠什么迎头赶上?人才!中飞院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承担了诸多科研项目,身为中飞院的一员,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上尽责,“我坚信,一定能看到民航强国实现。”


他的建议

为低空经济安全发展护航

飞行汽车、无人机物流……最近,关于低空经济的相关话题很热。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刘传健也“盯”上了这个热点,并带来相关建议。

2023年6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向社会公布,并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无人机领域首部管理法规,刘传健极为关注。

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被视作民航业的“两翼”,与通用航空息息相关的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已超5000亿元。低空经济分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在无人机这个细分领域,产业正呈高速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无人机企业超过1.5万家,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超过70万个,无人机注册数已超过100万架,年飞行量约2000万小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无人机“黑飞”扰航、失控伤人、偷拍侵权等问题日益凸显,威胁着航空安全、公共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刘传健走访了全国十余家知名无人机企业以及无人机应用市场,他发现,即便无人机领域有了专门的行政法规,但规范程度远远不够。

调研走访中,一件事情对他触动极大:德阳农村,一位农户用无人机施肥,不小心洒落了部分到隔壁农地,因用肥不同,导致邻居家的农作物死亡。原本是小事,却因为没有判罚的法律依据,纠缠了很长时间,两家邻居也由此反目。

“我们的法律法规能不能再完善点?再接‘地气’点?”他说,群众渴盼解决的难题,就是人大代表要关切的、要呼吁的问题。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低空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预见,未来低空经济发展将更为高速和迅猛,“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加快配套规章标准、监管系统的制定和管理,为无人机飞得更好更远铺平跑道。”

刘传健表示,低空经济的法制规范是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自己将长期关注,及时建言献策,为低空经济的安全发展护好航,为民航强国建设尽全力,这是自己作为民航人、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责任。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