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王国平 摄影 李强
本期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 吴德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们科技工作者都非常激动、非常振奋。”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第一时间和记者交流起来。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吴德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都做了全面部署。
“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对于我们四川而言,就是要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吴德说,“具体的做法,需要将科技和农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具体怎么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吴德说,种业振兴是让自然条件存在差异的不同区域粮食单产量可以得到全面提升;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可以让丘区、山区和自然禀赋条件好的成都平原一样获得丰产;同时加强农机的普及与应用,则可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新质生产力又该如何发展?吴德说,农业新质生产力指的是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引领,采用生物育种、生物信息、生物合成等先进技术将传统农业实现在质态维度上的“跃迁”,关键在于农业技术创新驱动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发生“质”的变革。通过大学和科研院所构建高质量的学科链、催生创新链、服务于产业链,形成“以新促质”的生产力,再通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掌握新型技术,真正为农业新质生产力落地见效提供保障。
吴德说,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的高校,近年来一直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上发力。
据记者了解,2023年以来,四川农业大学每年投入1亿元经费,持续推进学科、人才、团队、科研协同发展,形成一批重大理论突破和科技成果。还与广东省农科院等单位联合成功创建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时推进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西南基地创建工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
“目前,我们在生物育种、智慧农机等领域都取得了不错成果,特别是在基因编辑、生物合成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和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吴德说,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的建议也与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有关,“我国要从农业大国发展为农业强国,必须加强原创性技术突破和落地,所以我们提出要在农业发达地区组建区域性新质生产力示范片区的建议,对先进技术进行先行先试。”
近两年,吴德的工作主要围绕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展开,不断到田间地头调研。“我期待我们的研究成果可以真正落地,可以真正运用到一线,助推四川乃至全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吴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