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联动丨五省区市代表委员热议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通“断点”“堵点”,共建高水平开放大通道

2024-03-06 23:22:4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


2024年1月12日,四川西部陆海新通道江铁海联运班列首发,通过新建成的隆黄铁路叙毕段抵达钦州港。龙馨雨 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与此同时,在全国两会上,住川全国政协委员也带来了“关于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提案”的联名提案。

2019年出炉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明确要以“省际协商协作”的形式,实现通道的高质量发展。经过5年建设,目前已形成多省区市联动的“13+2”共建机制。接下来,如何加快共建?如何推动通道开放合作迈上更高水平?

四川日报·四川在线记者与广西日报、重庆日报、贵州日报、湖南日报记者联动,邀请到五省区市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热议。

打通“软硬”连通壁垒

让通道更畅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物流大通道。建成最短、最便捷的通道,降低物流成本,这是代表委员们尤为关注的话题。

“西线铁路通道是三条主通路中最短的一条,但还未完全贯通,需要提速。”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内江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丹说,根据《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共有三条主通路,其中,四川成都经泸州(宜宾)、广西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组成的西线通道,是西部腹地通往北部湾出海口最高效便捷、效益最好的铁路货运大通道。目前,这条通道上还存在“断点”——黄桶至百色段并未贯通,通道沿线部分已建成铁路技术等级低、运能不够,需要扩能改造,希望加快建设和推动实施,完善通道的“硬联通”条件。


钦州港堆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陈磊 摄

水陆并进,“运河建设要加快。”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雄昌提到,加快推进建设中的平陆运河,是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将在我国西南地区开辟一条由西江干流向南入海的江海联运大通道,建成后,西南地区的货物可以通过江轮沿河而下、直奔大海。

“软联通”的联系也需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由多省区市共建,但通道的运营上还有一些壁垒。”全国政协委员、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总裁宋朝学直言不讳。班列运行不统一、信息未同步、没有统一的多式联运数据平台……针对这些“运营失联”现状,宋朝学认为,通道沿线省区市之间应建立专项合作机制,推动多式联运体系的优化,建立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智能物流,通过“共营”实现“共赢”。

物流节点枢纽还需做强。代表委员们提到,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共有上百个对外开放口岸,但口岸分布不均,还有部分口岸基础设施条件老旧,导致出现货物通关延误,企业成本增加。他们认为,应打造一批航空、铁路、水运港口升级为国家级开放口岸,推动提升物流节点城市开放平台功能。

强化国家层面统筹

深化通道沿线合作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如何高水平共建,全面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国家开放战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拓展开放格局。”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中提出,拓展新的衔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西线水运走廊,统筹推进长江金沙江黄金水道建设,形成长江(成都、重庆、泸州、宜宾)-金沙江(攀枝花、昆明)-中缅铁路(中老泰铁路、中越铁路)-皎漂港(林查班港、胡志明港)的铁水联运大通道,有效连接“一带一路”、推动形成开放发展新格局。

强化国家层面的统筹推动。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提到,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任务,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他建议,在国家层面,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地区)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和常态化交流合作平台,统一国际运输标准,提高货物通关便利性;建立省级之上的调度和协调机制,由国家相关部委管理,统筹运输、物流、经贸等活动,规避内部无序竞争。

沿线省区市如何深化区域合作,推动通道开放迈上更高水平?


贵州“遵义号”班列。贵州日报供图

“摸清需求,提升产业对口度,让通道效能充分发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表示,加快走出去,需要深入研究东南亚、南亚和中亚地区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出口适销对路产品,提升重点产品出口竞争力。


重庆果园港春节大假后第一天繁忙依旧。重庆日报供图

重庆市涪陵区与贵州遵义、四川广安以及重庆长寿、武隆等地合作建立起“川东渝东渝南黔北”交通物流会商机制,实现了水运干支联动,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全市第一。“与其他地区合力共筑大联运,才能增强通道竞争力。”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表示,要深化协商合作,推动通道沿线城市深度实现政策协同、制度互鉴、信息共享。


航拍怀化国际陆港。田文国 摄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怀化市委副书记、市长黎春秋建议,强化产业互动,以提升通道带动力。比如,加大通道沿线城市产业合作,探索“通道+贸易”“通道+园区”“通道+金融”模式,推动项目共投、园区共建、要素共享、市场共育,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互补性,实现共建共享。

四川日报·四川在线记者 王眉灵

广西日报记者 康安

重庆日报记者 杨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冯倩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