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付真卿 徐莉莎
四川如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星堆考古什么时候“上新”?如何推进新时代“天府粮仓”建设……3月10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四川代表团驻地,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彭博社、朝日新闻、星岛日报等89家中外媒体的156名记者,带着对四川发展的关心关注,带着对交流互鉴的期盼愿景,专程前来旁听、采访四川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那么关于四川,他们想知道些啥呢?
关键词1: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质生产力,无疑是开放团组活动中最热的词汇。
在提问环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陈凯就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向四川代表团提问,“四川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有什么考虑?”这也是许多媒体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直在关注四川的发展。”意大利《晚邮报》记者于薇薇说,近年来四川的经济发展态势非常好,这次专程来了解四川最新的动态。特别是今年两会上的热词“新质生产力”,想了解一下四川会有哪些相关的举措。
香港经济日报记者袁玮婧同样非常关心四川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方面有哪些政策举措。她告诉记者,香港与四川有着非常紧密的交流合作关系,这次也想进一步了解双方未来还会有哪些新的合作方向和内容,特别是在经济领域。
关键词2:文化遗产保护
“今年三星堆会不会有什么新发现?”人民日报记者王永战对三星堆感情深厚,在交流环节,他“抢”到了提问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郑喆轩回答了他的提问,并详细介绍了四川在文物保护方面的相关举措。郑喆轩的回答让王永战很有收获,“四川在文物保护方面的举措比较实,涵盖了人才、机制、保障等方方面面,所以每年四川在文物考古方面都有突出成绩。”王永战说,这也正是四川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而采取的有力行动。
同样关注三星堆的还有中国青年报记者王鑫,开放团组活动还在进行中,他就发回了一条快讯《郑喆轩代表:三星堆发现古蜀人用本地原料制作玉石器的直接证据》。“三星堆一直是国际‘顶流’,它的考古新发现是大家特别关注的。”王鑫说,除了文化遗产保护,他还关注四川作为科教大省,未来如何释放科技资源的潜力,让更多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关键词3:交流合作互鉴
接近中午12点,开放团组活动顺利结束。不少媒体记者仍然意犹未尽,在会议厅门口拦住代表继续采访。
来自捷克《我们的真理》周刊的记者赫列娜·科乔娃拦住了刘汉元代表,询问四川的光伏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与欧盟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情况。
而更多的媒体记者在开放团组活动中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广播电视台记者阿布巴卡尔·哈尔希·巴卡尔说, 四川代表团的开放团组活动信息量很大,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四川的基础设施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包括铁路、公路运输,成都双机场建设等等,“很明显四川想要保障老百姓能够轻松到达任何地方,发展(全省)各个区域。”
“四川正在成为中国的焦点。”在俄罗斯金砖电视台记者冯昆眼中,四川舒适安逸、烟火气足,也不乏创新创造的活力。“四川有着年轻人的朝气,很多大企业纷纷看好、落户四川。”冯昆说,他对四川未来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