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巴蜀丨一座穿越30年的“夫妻广播站”,播出的是他那份放不下的惦念

2024-04-15 22:03:3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袁志成和妻子在广播站播音。受访者供图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

“老袁去哪了?”4月14日傍晚时分,泸州市古蔺县金兰街道桂香村的村民们聚在一起,耳边没有“老袁广播站”传出的熟悉声音,大家纷纷讨论,“在成都住院,还有十多天回来,我今天专门打过电话了。”人群里的一句话让大伙安下心。

让村民们牵挂的“老袁”名叫袁志成,他是村广播站的播音员,这座广播站由他创办,已经服务村民30年。

自筹建站,大山深处传出广播声

“桂香是个死角落,岩多地少土壤薄,出门就爬坡,汗珠如雨落,左有二陡岩,右有红岩角,要想通公路,是在打梦觉。”过去,桂香村地处古蔺县观文镇、龙山镇、护家镇三镇交界的死角,发展条件差,消息闭塞,当地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1994年,37岁的袁志成返乡担任桂香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在那一年,袁志成自筹资金办起了村里的广播站。当过木工的他自己动手,买来零件做设备、布线路,前前后后花了10000多元,把家里多年的积蓄折腾了进去。起初家人反对,但看袁志成铆足了劲,只能作罢。

“要当党的方针政策的‘信使’,要当乡亲们的‘眼睛’。”袁志成暗下决心,每天通过看新闻联播、翻报纸等途径,收集了解最近的时事热点,再用和妻子一问一答的形式,转化成乡亲们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语言播出去,也因此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夫妻广播站”。

除了让村民们了解政策,袁志成还曾通过广播帮助邻村村民“截”住了被偷的牛,“有了广播来帮忙,社会治安好起来了,村民们沟通多起来了,村上的工作也越来越顺畅。”就这样,30年间,“夫妻广播站”陪伴桂香村和邻村的村民们度过了无数个清晨和傍晚。

“老支书,早点康复回来,好久没听到你的广播了,我们都很不习惯。”在袁志成外出就医不得已暂停的十多天里,不少村民打电话慰问。“我最惦念的也是广播站,争取早点回到我熟悉的播音台前。”袁志成说。

退休不褪色,为乡村振兴加把劲

“要实实在在为群众干点事,不然自己这关都过不去。”从成为村党支部书记的那天起,袁志成就给自己立下了目标。

除了设立“夫妻广播站”,袁志成开始修路、修桥、农网改造、发展脆红李种植、修学校、为村里的孩子们筹助学金……结合桂香村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他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乡村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去年,桂香村种植蔬菜200余亩,销售蔬菜10万斤,销售收入30万元。

“我们村现在正在重点发展富硒大米种植,我就用广播,和大家聊聊如何用好政策、科技、品牌的力量,来种好大米。”袁志成介绍,现在桂香村种植了150多亩富硒大米,亩产稻谷1000多斤。不仅如此,他还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反映农村发展变化的各种文物,在村里建起“桂香文化博物馆”, 为乡亲们留住珍贵乡愁。

如今,袁志成虽然已经退休,但古蔺县委组织部给他设立的“老支书工作室”常常有人来访,村里有解决不了的困难,都愿意来找他帮忙。“希望还能为桂香村乡村振兴再做一些贡献。”袁志成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