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③丨邵振华:勇攀生物医药高峰,破解生命密码

2024-05-02 16:05:2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制图 张珍

人物名片

邵振华,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天府锦城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他是药物靶标GPCR药理学领域的科学家,荣获第二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第十届“树兰医学青年奖”、第二十七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人物故事

5月2日,邵振华刚从外地出差回到成都,又一头扎进了实验室。最近,他带领团队在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开发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为解决阿片药物成瘾性问题提供了新方向。目前,团队正在积极准备新药开发和临床试验。


邵振华

1985年,邵振华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研期间,他师从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施蕴渝教授,学习运用结构生物学方法研究基因表达调控与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理。

2014年,博士毕业后,邵振华选择继续深造。在导师施蕴渝院士的推荐下,他怀揣着探索生物大分子世界的强烈兴趣,前往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Daniel Rosenbaum教授。自此,邵振华便踏上了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简称GPCR)药理学研究的科研道路。

GPCR是人体基因组中最大的膜蛋白家族,在人体里面有超过800个家族成员,参与调节人类生命活动的方方面面,在众多疾病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比如癌症、糖尿病、心脏病、免疫和感染性疾病、神经与精神疾病等都与之密切相关,GPCR是重要的药物开发靶标。”邵振华介绍。

2018年,邵振华学成回国后,选择来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独立研究工作。在这里,他带领课题组长期从事重大慢病靶标GPCR药理学研究,基于新机制提出靶向药物发现和疾病干预的新策略。

通过不懈努力,邵振华带领团队实现了药物靶标GPCR的数个首例发现与应用,在Nature、Cell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入选了“2023年度四川十大科学进展”。

其中,他和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大麻素受体GPCR的2个新型可成药位点,避免大麻成瘾副反应;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与药理学功能实验,创新性地阐释了相关受体识别多巴胺的新机制,为开发治疗帕金森病的高选择性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不久前,他们在痕量胺GPCR(TAAR1)的功能性信号转导研究中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获得了具有抗精神分裂症作用的新型激动剂分子。

在邵振华看来,探索发现是永无止境的,每一项研究成果诞生,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他常用导师施蕴渝院士说过的一句话与学生共勉:“科学研究要专心致志,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波折”。邵振华认为,科学研究就是要爬过一山又一山,不断攀向新的高峰。

坚持原创药物研发,努力实现从0到1的突破。邵振华说,如今正值青年科研工作者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他和团队将秉持科学精神,践行青年使命,继续攻坚克难,勇攀生物医药的高峰,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破解生命密码,发现原创性药物,为国家生命医学健康事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获奖感言

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此次获得“四川青年五四奖章”,我感到无比荣幸。这个奖项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鼓励和肯定。未来,我将继续与时代同频,以点点星火汇璀璨星河,为我国的医药健康事业和生命科学领域发一束光、出一份力,为人类科学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