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未来丨走近地球“把脉人”

2024-05-15 18:05:3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罗松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文 李强/视频

很难想象,未来我们可以“捕捉”地震。

横跨川滇、覆盖78万平方公里,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将成为科学家深入研究地震的天然科学“实验室”。为何要在如此大的区域建设地震科学实验场?实施这个大项目,哪些人在背后推动?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四川省地震局的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工程项目(四川)管理办公室,对话这个地球“把脉人”团队。

 

前浪苍劲

“赶在退休前尽可能多做些工作”

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工程项目(四川)管理办公室,记者见到杨贤和时,他正脚踏一双黑色布鞋匆忙赶来,“刚开了一场会,明天又要出差。”杨贤和一边说话,一边翻开手中的笔记本,快速记录了几条待办事项。

忙,是杨贤和的日常状态。担任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工程项目(四川)总工程师、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以来,杨贤和几乎没有过过一个完整的周末,但他却甘之如饴,“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是国家层面的重要项目,作为一个从业三十多年的地震工作者,能够参与到其中,我感到光荣。”

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集中工作启动大会。

实验场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专业性强、复杂度高。犹如在汪洋大海中劈浪航行,如何组织协调项目实施、优化项目流程,达到又好又快实现项目建设目标是一个难题。

在项目办公室,墙上挂着2024年项目的计划实施表,按照月份列出了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挂图作战”,是团队运用的一个方法之一。加上杨贤和,团队的另外6位成员都来自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各有优势,作为团队的“定盘星”,杨贤和快速制定出团队工作方式,“统、分、管、总”,就是围绕项目的科学目标、工程目标、应用目标,理清楚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做好任务和投资的统筹、分解、管理、汇总。

不仅如此,团队还实行“AB角”,这就要求成员们既要了解自己负责的环节,又要熟悉整个项目,“不容易,很多年轻人都自己加班加点做功课。”杨贤和一再强调,多让团队其他成员说说自己的感受,“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争取多做点工作,打好基础,未来还要看这些优秀的年轻人。”

团队成员在道孚县色卡乡进行数据检查。

后浪澎湃

“参与项目是职业生涯里的荣耀”

今年36岁的李菲菲是唯一一个家不在成都的成员,和家人聚少离多,她成了团队里的“拼命三娘”,承担管理办法、经费预算、工作计划和经费使用计划、会议材料编制等工作,对项目全流程、各环节颇为熟悉。

在项目评审阶段,为了提供一份项目补正材料,李菲菲连续五天加班到深夜,完成百余页三万余字的项目用地费用估算报告,团队积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评审中心提交相关材料,努力谋求相关部门对项目的最大支持。

“同事说我不懂生活,我想正好,可以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在李菲菲的电脑里,有一份工作日志,记录着从加入团队以来至今每天的工作内容,“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成为这个项目的‘管家’。”

性格沉稳、工作严谨细致是团队成员刘江的特点。在项目实地踏勘中,他前往西昌、甘孜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协同开展工程勘察、结构安全鉴定等社会服务采购,利用专业优势参与编制GNSS观测台站勘选技术需求说明书等工作。

从中国地震局成都青藏高原地震研究所来到项目办公室后,刘江承担起了新的角色,成为项目招标工作的负责人,从团队的“技术担当”成了“社交达人”。不仅发挥学术优势,翻论文找资料核定技术指标,还要每天接洽省内外前来咨询项目相关情况的企业。

团队成员吴佳严肃认真,负责各类报表编制,每月通过“项目一张网”按时填报进展,还协调项目相关经费报销等各项事宜;李贵元是团队最后一个报到的,但却苦心钻研,迎头追赶,通过整理项目资料,理顺摸清项目的各阶段、各环节开展工作的时间和逻辑关系,从中不断学习总结;项目办副主任王翱宇、谌亮身兼数职仍多次往返国家发展改革委评审中心、法人单位参加方案编审工作,一有时间就“泡”在团队里,用丰富的项目建设经验为团队成员提供指导和建议,是团队迷途失路时的“指南针”。

“大家都很拼,对每个成员来说,参与项目是职业生涯里的荣耀。”入夜,办公室里仍亮着灯,把记者送出大门,李菲菲又转身返回。

团队成员同第三方设计公司讨论修改图纸。

对话地球“把脉人”:

未来,我们能够更从容

记者:实施中国地震实验场项目对四川乃至全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杨贤和: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高度聚集、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地震灾害的敏感性和易损性越来越高,地震灾害风险更加不容忽视。

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是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能够集野外观测和室内研究于一体,系统开展科学研究,是地震科学发展面临的新机遇。项目将建设世界首个研究“从地震破裂过程到工程结构响应,再到地震灾害链生灾害模拟推演”全链条的地震科学实验场,是集野外观测、数值模拟、科学验证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链条的科技创新平台,将在服务地震预测、保障能源安全、提升城市韧性、减轻链生灾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说得简单一些,就是用实验场这个“大网”来捞地震这条难以捉摸的“鱼”。

记者:整个项目具体的实施规划是怎样的?

杨贤和:项目建设期为五年,按照“边建设、边研究、边服务”原则,力争实现“三年见效、五年建成”。可以说这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在项目团队组建上,我们从全局范围抽调了7名具有苦干实干、不畏艰难、甘于奉献、敢打硬仗等优良品质的业务骨干,组建项目管理团队,其中不少是年轻人。

记者:作为整个项目的“定盘星”,启用年轻人参与到这么重要的项目中,您有什么担心吗?

杨贤和:年轻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展现了出色的业务能力和攻坚克难的精神,让我感觉非常欣慰。我认为他们就像一把把钥匙,各有各的特点,我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对他们的了解,把适合的工作交给他们,并且充分信任。事实也是如此,团队的几位年轻人承担了很多之前没有做过的工作,但是都完成得很好。

记者:除了知人善用,团队有什么样的运转方式吗?

杨贤和:当然,我们的团队推行“按年度制定工作计划、按系统划定工作阶段、按领域分配人员工作、按任务制定工作要求”等系列措施,对项目建设任务进行解构分拆,逐步形成项目各相关单位聚合众力、融合众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同的工作局面,使得实验场项目有力有序地向前推进。

记者: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您有什么样的期待?

杨贤和:现代地震学创始人之一的伽里津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可以把每个地震比做一盏明灯,它点燃的时间虽短,但却能照亮地球内部。”我干了一辈子地震工作,一大部分是地震预警,追着地震跑。实验场主要服务地震预测,川滇这里每年地震多发,在这个区域集中监测和开展地震野外实验,用实验场这个“大网”来捞地震这条难以捉摸的“鱼”,未来,我们能够更从容。

(省地震局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