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 | 让谦让成为党员干部一种自觉行为

2024-05-22 18:54:2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张立峰

黎均平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之一。每个党员干部,把谦让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这既是传承所需,更是职责所系。

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指的就是谦让,体现的是对谦虚、恭敬、礼让的美好品德的尊崇和倡导。历史上谦让的故事比比皆是。比如,蔺相如忍辱让廉颇、鲍叔牙辞相让贤、张英谦让树良好家风,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和学习效仿。古往今来,无数前辈先贤谦和礼让的做人、处事之道,累积成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营养,一直潜移默化地滋养着我们。

谦让是一种云淡风轻般的修养,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格局,是一种看得清想得透的境界,是一种可亲可近可感可及的影响力。在《父亲往事》一文中,习远平同志深情地回忆:父亲不止一次拿着《孔融让梨》的课文“给我念这一课,拉着我的手,给我讲这一课。谦让,是父亲教给我最重要的人生课程之一”。低调者谦让,谦让者低调,“谦受益、满招损”,温良恭俭让,是习家家风中的重要元素。

谦让,是我党优良作风之一,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思想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谦虚谨慎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多次强调“全党必须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办好自己的事,锲而不舍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作为“三个务必”的重要内容,向全党发出了号召和要求。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作为党员干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有效联系、凝聚、服务群众,同心协力共赴使命,谦让犹如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敲门砖”和“润滑剂”,能有效拉近党群干群的距离,增加亲切感,形成合力。从实践经验看,党员干部礼让谦和才有党群干群亲和,党群干群亲和才有党群干群融合,党群干群融合才有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荣辱与共、水乳交融在一起,党群干群鱼水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巩固下去。

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弯腰。“谦让之智斯为大智,谦让之勇斯为大勇”。人心都是肉长的,满载情感的谦让总是让人动容。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理政,党员干部都要视谦让为法宝和利器,做到心态平和,为人谦和,永葆谦让本色。始终摆正位置,放低身段,自省自重,甘当小学生,一以贯之高标准严要求。戒骄戒躁戒浮,勇于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尊重和善待他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坦诚相见,在心聚心、心连心、心贴心、心暖心的过程中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成就事业。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