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评论 | 更好促进创新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

2024-05-22 18:55:2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高云君 张杨

川观新闻评论员  周丽萍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以创新为主导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要求。在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的同时,要努力缩短先进技术产业化、生产制造规模化时间周期,更好促进创新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抢抓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仅比拼科技创新上的“胜人一筹”,同时也比拼科技成果转化上的“先人一步”。有经济学家认为,富国和穷国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源自各自采用工业新技术的速度和强度,地区之间的发展竞争同样如此。差不多的技术成果,谁能率先从“实验室”走到“应用场”、从“书架”推向“货架”,让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变现,谁就能占得先机。

“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是对缩短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形象比喻。“沿途”指的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下蛋”指科技成果能应用转化。2021年国家发改委全国推广的深圳47条创新经验中,其中一条就是建立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机制。“沿途下蛋”意味着新思路、新打法,科技成果转化不一定要等到研究全部结束才能进行,一些阶段性成果已经具有转化价值。就如任正非所说,在追求理想主义目标的时候,用孵化出来的技术做出现实主义的产品——也就是“在攀登珠峰的征程中沿途下蛋”。“就地转化”,则是指不能等“墙内开花墙外香”,而是要“花香蝶自来”。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纷纷探索“沿途下蛋、就地转化”的机制创新。深圳光明区“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让“穿实验服的和穿西装的在同一栋楼里,一个技术问题可能在电梯交流中就能解决了”;上海探索“研发+制造”协同转化模式,为好的转化项目适配好的发展空间;合肥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班“进高校、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东莞打造实验室“样板工厂”,构建从成果到企业“一杆到底”转化生态;成都市组建专业化、市场化成果转化运营公司,探索建立“实验室+基金+公司+基地”转化模式……因地制宜,路径多元,一个总的原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以有组织创新模式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更好结合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显著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国家综合实力,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诠释。具体而言,科创成果转化涉及“政产学研金服用”诸多要素,科技创新需要金融“活水”的持续滋养,下“金蛋”需要筑“金窝”、搭建高能级的平台,新技术需要大量新的应用场景……改革激发活力,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良好生态,企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动力就会更足。

当前对四川来说,“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既是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的具体举措,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必须用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积极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塑造四川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