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女儿”樊锦诗:要讲好文物的故事,特别是要面向青少年讲好故事

2024-05-24 18:35:0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裴蕾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发自深圳

5月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加强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分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上,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进行了主题演讲。

樊锦诗长期从事石窟考古、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2019年荣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被称为“敦煌的女儿”,为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心血和精力,极大地提高了敦煌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她创建了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石窟考古新模式,提出“数字敦煌”的构想,实现了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并首次在国内开展遗产地游客承载量研究,倡导、主持“对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开创了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

“我是给敦煌做了一点事,我在敦煌待了61年,从工作开始一直到现在,但是这个事我觉得不能都放在我的一个人上,是我们几代人在接续努力。”樊锦诗说,敦煌研究院成立于1944年,到现在刚好80周年。“1944年常书鸿先生和段文杰先生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没电没水,在古庙里、土房子里开始了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才有了后来我们这些人取得了成就。”

樊锦诗说,莫高窟可以说的东西太多了。重要的一点是要讲好文物的故事,特别是要面向青少年讲好故事,让小孩、年轻人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是怎么来的。

提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樊锦诗认为,敦煌之所以旅游那么热闹,就是靠的莫高窟,莫高窟靠的是敦煌研究院在保护它、管理它,靠的是文物被保护下来、研究出来,所以敦煌才能“火”。“我们只有把文物保护好了才能不断地研究它。我研究不了,下一辈研究,再下一辈研究,越研究越深。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要关着门搞,就是要弘扬,就是要一代一代的把故事传下去。”樊锦诗说。

(组委会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