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 泸永江组团内畅外通

2024-05-24 22:38:5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郭书琼

四川在线记者 赵荣昌

日前,中信重工开诚特种机器人(泸州)生产基地总经理黄晨凯一直在忙一件事:“泸州造”特种机器人南向出海到东南亚国家,选择哪条路线。

摆在黄晨凯面前的选择不少:从泸州通过公路和长江航道运输到重庆江津,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从广西钦州港出海;或者通过公路运到泸州港站,沿西部陆海新通道走贵州毕节、贵阳方向到达广西钦州港。

江铁、公铁联动,不仅有效提升川渝货物出海效率,也带来着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联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指出,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培育城市群,发展壮大一批省域副中心城市,促进城市间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

四川省泸州市、重庆市永川区和江津区,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的《推动川南渝西地区融合发展总体方案》中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主要承载地,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地组团内畅外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四川和重庆南向出海、直抵东盟打开新大门,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开放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天府第一大港泸州港。摄影 牟科。

示范区内畅,“水公铁”全方位推进

在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泸州)会议室里,一张因长江“黄金水道”串联起泸永江三地的地图尤为引人注目。从地图上看,284.5公里长江航道把泸永江三地联通。这一里程,占长江黄金水道里程近十分之一。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泸州)管委会主任邹学明认为,利用好长江水道的优势,是推动深度融合的关键一环。

但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依然有“难题”摆在三地面前:长江上游航运能力有限,难以发挥航运运量大、成本低、效能高等比较优势。

对此,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联合提出建议——呼吁全面提升长江上游航运能力,助力包括泸永江三地在内的长江“黄金水道”释放“黄金效益”。

4月底,泸州、永川、江津三地人大联席会议上,重庆市永川区交通局局长冯昭华直言,“泸永江之间仍然存在没有直接相连的货运铁路、没有非收费快速物流通道等问题,制约了三地进一步融合发展。”对此,他建议泸永江三地联合,共同打造“铁水联空”多式联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放大“通道+经贸+产业”效应。

上月底,产自泸州泸县玄滩镇的小龙虾,经起笼、分拣、装运,到送至重庆人的菜市场,仅花费两小时不到。

这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以来,首条开工建设并建成投用的川渝直达高速公路项目——泸永高速。截至目前,泸州至永川、江津已经建成直连交通大通道5条,包括1条水运:长江黄金水道;2条高速公路:成渝环线高速、泸永高速;2条国道:G246永川至泸州、G353江津至合江。

此外,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渝昆高铁川渝段,按计划也将在今年年内建成通车运营。届时,泸州到重庆可实现半小时直达。

对此,泸州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托泸州港国际水运、泸州中欧(中亚)班列国际陆运双通道优势,聚“产”优“链”,通“陆”联海,建成四川唯一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契机,常态运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深化与宜宾、永川、江津港口协作,共建长江上游港口联盟。


长江水道泸州段。摄影 牟科。

携手谋外通,一条通道带来无限机遇

泸州远海联众供应链有限公司是由泸州老窖集团和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共同出资成立,负责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南向运营的公司,自成立以来便尤其重视与重庆合作。

“西部陆海新通道,川渝两地要深入合作。”泸州远海联众董事长杨洪波认为。

今年初,通过长江航道运来的“乐山造”元明粉、通过铁路运来的“内江造”玻璃纤维,与泸州当地的化工品一起,组成25组集装箱从泸州发车,经过泸州叙永、贵州毕节和贵阳、广西柳州,最终到达钦州,并经海运出口到马来西亚巴生、越南海防及孟加拉国吉大港等地。

该趟班列的发车,标志着四川西部陆海新通道江铁海联运班列实现首发。

地图上看,四川出海最近港口为广西钦州港。此前,受隆黄铁路运力限制,本应最近的南向出川通道不畅,不少出海川货不得不舍近求远,转向东边走上海等地出海。西部陆海新通道江铁海联运班列走隆黄铁路到钦州港,不再绕道,将有效压缩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


西部陆海新通道线路之一隆黄铁路叙毕段。摄影 牟科

5月20日,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全线最长隧道——护国隧道实现贯通,为项目2025年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工程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通道是西部陆海新通道3条通道中距离最短、运输成本最低的一条。建成后将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南向出海增添新通道。

出口打通了,上游将更受益。 “这条通道的贯通,将使四川泸州、重庆江津和永川三地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三条主通道和长江经济带、长江黄金水道衔接的交汇区。”泸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朱江认为,未来“泸永江”将成为川渝南向开放合作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也为泸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泸永江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江铁海联运班列推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泸州港、珞璜港、永川港协作互动,在铁水、铁水公等“一单制”多式联运服务等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

下一步,三地还将在港口深度合作、物流资源整合、水运开放平台及功能的交流互动、物流领域“放管服”改革等方面持续跟进,着力构建通江达海、首尾互动的国际开放大通道。

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汤继强教授认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定将成为西部地区货物出海出边的主要通道,川渝毗邻地区的高效协同,既有助于四川和重庆的南向开放,更有助于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

新闻多一点>>>

2023年,四川全年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1545列,中老、中越等跨境铁路班列343列。常态化组织开行“天府号”跨境公路班车,稳定运行四川至东盟、中亚、欧洲、中俄、中东及港澳6条跨境公路运输线路。

重庆方面,重庆至广西钦州港国际铁海联运线路,如今已有铁海联运班列、国际铁路联运、跨境公路班车三种物流形态,截至2023年底已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86个港口。

西部陆海新通道也带动着四川对外产业合作持续深入,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冷链物流钦州港基地、钦州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基地等加快实施。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种类已从2017年的不到50种增加到现在的1100多种,成为沿线地区推动货物贸易,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