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至死未能出蜀,阿来叹息:归去来兮却归不得也

2024-06-01 22:55:2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覃贻花


四川在线记者 肖姗姗/文 丛雨萌/视频 图片由阿来书房提供

6月1日晚,天府艺术公园迎桂湖畔。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阿来系列讲座“唐宋诗中的巴蜀与成都”从红星路来到这里,开启第七讲,也是“岑参蜀中诗”篇章的最后一讲。著名作家阿来以《出蜀记》为主题,详解岑参《东归发犍为至泥溪舟中作》《阻戎泸间群盗》《巴南舟中思陆浑别业》等六首诗,再现了岑参在蜀地,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时光。这其中,有岑参罢官东归的悲愤,也有他卧病异乡的凄凉,有对国家的无望,更有他归不得也的终生遗憾。


在开场白中,阿来点赞了讲座前由孩子们演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他直言:“在文化的天空中,也有非常灿烂的星星,他们向人间放射最温暖、最耀眼、最具美感、最具深度的光芒。”不言而喻,阿来所指,正是那些思想史、科学史、文化艺术史上伟大的先贤。而他的诗歌讲座,就是在追随这种星光,“我们看到,中国诗歌史上,跟成都、古益州、古蜀国(今天的四川)发生过种种关系的那些伟大诗人,他们审美的光芒至今仍在闪耀。”

岑参,就是这样的星星之一。第七讲,是告别岑参的大结局,这位在成都和嘉州留下光芒的伟大诗人,要离开了。“他在出蜀之前又留下了一段这个时期他对蜀中山水,跟他带着一种将要离别的心情所写下的那些诗篇,所以第七讲叫'出蜀记'。”

离开,似乎并不容易。且看《东归发犍为至泥溪舟中作》,岑参要从乐山犍为离开,那时的他被罢官了,“历史书也没有交代他是什么原因,不是调任别的地方,是免去他的官职,他必须离开。”阿来说,在这个路途中,岑参遇到了江中心水流湍急,波浪掀得很高,都好像船头前边的波浪要碰到天空一样——行路苦,回忆也苦。岑参想起了他曾经为官的仕途,想起了他曾经待在皇帝身边的岁月,再转头看看现状,被罢官,而且是不明原因的罢免,岑参的心情久久不得开阔。“在这首诗中,岑参的这一句'吾当海上去,且学乘桴翁'还用了孔子的典故,那是一句非常愤怒非常绝望的话,吾将乘桴浮于海,孔子遇到不用他学说的国君,一怒之下说我要走了,从海上走。但最后孔子没有走成,岑参也没走成。”


《阻戎泸间群盗》,岑参遇到了土匪,不用说到海上,离开四川都不行。在这首诗中,岑参详述了“饿虎衔髑髅,饥乌啄心肝。”的残暴场面,联想起自己戍守边关,厉兵秣马保安定的往事,到头来只能哀叹“吾窃悲尔徒,此生安得全?”阿来解析,岑参是在悄然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这一辈子能不能善始善终都不知道,他是善始的,他是世代官家出身,他的前辈里有几个宰相,他自己30岁中进士意气风发,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唐代江河日下,盛唐气象荡跌全无,他这时考虑他这辈子能不能善终,他的预感很对。”

《巴南舟中思陆浑别业》,岑参还在努力出蜀,但结果呢?“镜里愁衰鬓,舟中换旅衣。自己住在旅馆里还挂一个镜子,看一看,两鬓都斑白了,其实那时候他才50多岁。想走啊,住在船上都换几次衣服了,但是船还不能走。”阿来叹息道,只有晚上做梦回到故乡的岑参,无奈之下,只好重返成都,写下《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没有走通,他就回到成都来了。他在成都工作过一年多时间,写了张仪楼、武担山,写了很多名胜古迹,包括写了文翁石室,今天我们去七中还看到他们把岑参写的悼文翁的诗刻在里边。他可能在那里住了很久,七月罢官去,回来,他在成都写又是春天了,他大概在这一带盘桓了半年时间,水路还不通,所以回到成都已经是初春时节了。回成都是什么意思?就打算从陆路,从他来成都的路走蜀道回长安。”阿来说,这首诗中,岑参寄语的故人狄评事,早就回到了长安,他写这些,就有一点寻求帮助的意思,“但是古人很含蓄,不明说。狄评事读到这首诗,也许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再说《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也是岑参向以前一起共事的人求助,“他被罢官了,写一首诗去,其实也有一点寻求援助的意思,但是没有直接说。”阿来透露,这是岑参在世上留下的最后一首诗。再过了一个多月,岑参,盛唐鼎鼎有名的大诗人,经历过军旅战争,任过一州刺史的官员,大诗人,悄无声息地死在成都某间旅馆,以至于今天岑参是死在成都的哪一条街哪一条巷,我们都不得而知。很多诗人死后会留下坟墓,岑参的坟墓何在?历史书中也没有一星半点的记载。是回了河南的老家祖坟归葬,还是就随便埋在成都某一个地方?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阿来为之叹息:“岑参,归不得也。”

据了解,完成“岑参蜀中诗”之后,阿来还将通过陆游、范成大等在巴蜀大地留下的绝美诗篇,带领听众穿越古今,回到那些诗意隽永的时代,去体会诗人与这片土地的深情。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