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情报站·端午特辑2丨端午要“躲午”?习俗里暗藏这些中医养生精髓

2024-06-08 20:43: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田珊

随着端午节临近,一项古老的习俗——“躲午”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期民生情报站邀请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苏先芝,从中医的角度为我们解读“躲午”的深层含义以及与之相关的健康养生知识。

苏先芝表示,端午节民间有“躲午”习俗,指的是在端午节这天要躲避外出,尤其是午时,11:00—13:00期间。中医认为“躲午”主要是躲避中午的酷暑。午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此时不应在外劳作,应适当午睡。研究表明,与没有午睡习惯的人相比,长期坚持午睡的人心血管系统发病率更低,心情更快乐。但是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20分钟为宜。

民间还有“端午到、五毒醒”的谚语。苏先芝说,古人会采取悬挂菖蒲、艾叶、洗艾草澡、喝雄黄酒的办法来驱毒避温。中医认为这天可以进行药浴,将艾叶、菖蒲、藿香等中草药加入洗澡水中,坐盆沐浴,可以益气除湿,增强体质,驱毒入夏。还可以佩戴香囊,利用药物芳香走窜的作用,通过人体口鼻、皮肤毛孔及经络穴位的吸收发挥作用。市民如有需要,可以前往医院,由医生开具处方,进行药浴和佩戴香囊。

苏医师还建议节制饮食。从端午开始,气温升高,降雨也逐渐增多,中医认为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胃,脾胃受损会引起胃口不好、四肢沉重、大便不成形等症状。端午以后饮食当以清淡为原则,以蔬菜、瘦肉、瓜果为主,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还应温凉适度,如果为了解暑进食过量冰饮则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市民可根据自身体质选用合适的粥类来滋养健体,如绿豆粥、丝瓜粥等可清热祛暑,薏仁红豆粥可健脾利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