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通江县毛浴古镇:重温红色峥嵘岁月,塑造红色文旅重镇

2024-06-14 19:18:1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陈秋吉 巴中观察 白川东 摄影报道

“汽车只能开到这里,进古镇需要步行通过这座铁索桥。”6月13日,在巴中市通江县毛浴古镇西侧入口,记者一行被大通江河拦住脚步。

只见河水清澈,水流湍急。河面上,一座百余米长的铁索桥架起,连通两地。

“那就是毛浴古镇,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顺着村民的指引,记者看到在铁索桥的另一端,距离水面十余米高度的地方,极具特色的川东北民居建筑群呈现,隐约能发现不少建筑外墙都刷成了棕红色。铁索桥上,不时有村民往来,桥身随着走动而摇晃,仿佛在诉说着古镇历经千年的沧桑变化。

毛浴古镇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陆路通秦陕,水路达荆湘,是古蜀道体系中洋壁道(今陕西洋县至四川通江)的必经之路。昔日商贾云集,是一个极为繁华的水陆码头,有着“小重庆”的美誉。

2019年,毛浴古镇入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如今通江县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之一。古镇如何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记者实地进行了探访。

1800米古街,诉说近百年历史文化

走进毛浴古镇,一条青石板路贯穿。

“这条路叫龙舌街,全长1800米,是毛浴古镇的主街。”通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陈伟生介绍说,在川陕苏区时期,这条街分上、中、下街,分别为马克思街、恩格斯街、列宁街,如今也串联起了古镇的历史文化遗迹遗址。

行走在龙舌街,两侧分布着明代总兵府遗址、毛浴坝会议会址、赤江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川陕苏区第一所列宁小学、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政治部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址。

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由陕南入川。1933年1月,红军在毛浴坝(现毛浴镇)建立中共赤江县委、县苏维埃,辖13个区、2个区级市、84个乡苏维埃。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在毛浴坝召开全军党政工作会议,创造性提出“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16字红军训词。

毛浴古镇城墙上的红军石刻标语。

“这16字红军训词,也被红军刻在了龙舌街尽头的明代城墙上。”记者面向城墙而站,看到用青石堆砌的城墙上,石刻标语雕刻力度较深,并用红色油漆着色,十分醒目。

左边城墙上,刻着16字红军训词,而在右边,刻上了“实行共产主义!”“打倒国民政府!”“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等标语口号。

“这面墙的红军石刻标语群,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伟生说,当年为了防止石刻标语遭到破坏,老百姓用泥巴敷墙,并在周围修建房屋,把标语墙藏在了房屋之间。“直到2005年,古镇统一修缮改造,拆掉了石墙周围的房屋,才让这面石刻标语墙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如今,这里已成为红色文化教育的生动课堂,每年都有机关单位、学校组织人员前来学习参观,重温那段催人奋进的峥嵘岁月。

346户川东北民居,展现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青瓦出檐长,穿斗格子墙,悬崖伸吊脚,外挑跑马廊。”这句流传于川东北地区的俗语,是对当地民居建筑风格的贴切形容。

在毛浴古镇上,临街民居也延续了川东北民居建筑风格,穿斗结构,青瓦屋面,红门灰墙,窄开间、长进深,大多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商铺,上层是住宅。

不同的是,为了贴合古镇的红色文化背景,民居一楼外墙,以及窗框、木门,都被统一刷成了棕红色。而临街商铺的店名,也都取名为“老兵五金”“小红军发屋”“赤江服务站”“红军挂面”等,透露出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毛浴古镇龙舌街,全长1800米,串联起古镇上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

“考虑到古镇建筑多以木材为主,电线线路也有所老化,为了防止短路造成火灾,我们目前正在对线路进行归置改造。”毛浴镇镇长朱丹说,之后还计划在维持原有建筑基础上,对古镇上的川东北民居进行统一的风貌改造。

由于三面环水,毛浴古镇在夏天雨季时,难免受到洪水的肆扰。为了保护好古镇内的历史遗址遗迹,近年来,古镇在西侧修建了1.3公里长的防洪堤,并计划对铁索桥进行维修巩固,方便群众出行。而在古镇东侧,新建了一座渡河大桥。“以前这里有一座漫水桥,夏天涨水时,人和车都无法通行。”朱丹解释说,新建的大桥让群众不再受此困扰。

龙舌街上,一座正在修建的两层楼高的平房,伫立在明代总兵府遗址旁。“一楼是政工馆,二楼是简史馆和明代总兵府馆,都将全面提升展陈。”朱丹介绍说,一旁的游客中心也刚完成项目打围,即将动工,“之后会在游客中心售卖一些含有毛浴古镇特色和红色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欢迎广大游客前来参观。”

如今的毛浴古镇,依托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旅游路线,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