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观察丨让现代农机装备赋能“山地粮仓”——达州打造全国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制造高地

2024-06-19 21:52: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郭书琼

陈小平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文/图

6月16日,达州市达川产业新区的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里,100余名工人在吊装钢结构标准厂房。达川产业新区党工委书记蒋金谷介绍,园区规划建设定制化标准厂房3.5万平方米,计划6月底前整体达到入驻条件、8月底前全面竣工验收。

园区另一端的企业孵化园,多幢厂房正在装修,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已经有重庆超速农机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

对产粮大市达州来说,丘陵山区缺少适宜农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立足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项目建设,达州加快打造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制造高地,试解丘陵山区机械化难题。

产业园建设提速

5月18日,吉林毅嘉农机装备公司入驻园区5号厂房,此时距离正式签约还不到一个半月,目前激光切割机等设备已经搬入,预计6月底前建成第一条生产线;园区首家入驻企业四川犇速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仅用2个多月便完成首批农机订单并交付……“火热”是蒋金谷介绍园区建设态势时的高频词。

“园区开工建设不久,达川区招商部门和产业新区管委会围绕‘耕、种、管、育、收、烘、储’等环节,成立专班分赴北京、山东、重庆、福建等地开展招商引资。”蒋金谷介绍,截至目前,达川区累计对接企业100余家,与20余家企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包括山东潍柴、北京中科原动力、四川吉福瑞等龙头企业,现已签约企业10家。

“西南丘陵山区农业发展较慢,适宜丘陵山区的农机产品研发制造亟待加强。”达川区政协主席、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指挥部指挥长吴胜鸿表示,建设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不仅能提高本地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可供应西南甚至辐射全国市场。


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展出的丘陵山区农机。

该项目一期计划投资65亿元、用地1500亩,集“产学研推用”于一体,计划到2027年实现年产农机装备50余万台。

为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园区实施一系列招商优惠政策,包括对水电气高于“直供价”部分进行3年全额补贴,实施物流运输补贴,固定资产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给予一次性投入奖励等。

产业链协同布局

目前,园区厂房建设有三种模式:达川区政府投资建设标准厂房、四川振兴集团建设定制化标准厂房、签约企业投资自建厂房。

借助外力,是达川区加快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提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招商步伐方面,园区引入四川振兴集团进行建设运营;在攻关农机产品研发制造方面,园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及其团队,以及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的专家,组建联合专家团入驻园区,提供科技研发、教学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为全力打造全国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制造高地提供支撑。

同时,园区注重招引研发实力强的企业。山东潍柴计划在园区建设480亩中试基地,包括中试实验场、旱地作物机械应用区、水田作物机械应用区、经济作物机械应用区、动力机械应用区等。四川刚毅科技集团联合科研机构将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建立“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


6月19日,明月山涉及的川渝7个区县签署“共建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园合作协议”。

“园区建设还积极开展‘邻里’协作。”吴胜鸿介绍,6月19日在达川区召开的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党政联席会第七次会议上,一项重要议程是签署“共建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园合作协议”,明月山涉及的川渝7个区县从农机装备研发、销售市场拓展、服务标准确定、从业人员培训、发展资金筹集等方面共同发力,布局农机装备制造全产业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