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各地深入开展演练 筑牢防汛“安全堤”

2024-06-26 23:43:2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四川在线记者 刘珩

自进入汛期后,四川连续降雨或强降雨天气逐渐增多。连日来,四川通过开展应急实战演练、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优化防汛物资装备储备,持续推进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筑牢防汛“安全堤”。

立足于“救”,强化实战演练

入汛以来,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将预警叫应、转移避险、值班值守和应急救援等融入实训,总结经验与不足,完善应急救援机制。


泸州市“护航·2024”综合应急实战演练中,应急部门模拟转移受威胁群众。泸州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合江县出现极端强降雨,引发山洪,受灾严重,请求增援。”6月19日,泸州市举行“护航·2024”综合应急实战演练,山洪和地质灾害应对科目实训在合江县展开。

演练中,泸州市发布预警信息后,合江县随即启动县、乡、村三级预警叫应和“双直达”机制,通过通信提醒、宣传车广播、网格员敲门等形式,将预警信息传递到户到人,并按照“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原则,将危险区域的群众紧急撤离至应急避难场所。


阿坝州2024年自然灾害综合应急实战演练中,救援人员模拟进行废墟搜救。阿坝森林消防支队供图

多种灾害叠加时,如何开展救援?6月20日,阿坝州举行的2024年自然灾害综合应急实战演练作出示范。演练模拟小金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山体和房屋倒塌,大量人员被困,同时,震后强降雨导致多处出现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演练设置21个科目,依次全流程、全要素展开。“本次演练涵盖大震巨灾、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人员转移安置等处置内容,组织有序、部署周密,源于实际、紧贴实战,有效磨炼了多灾种叠加时的指挥系统调度和实战能力。”应急管理厅二级巡视员陈亚表示。

据统计,截至6月24日,全省今年已有效应对6次省级暴雨预警和多轮强降雨过程,共提前转移避险群众24万人次,无人员因洪涝灾害死亡失踪。

聚焦于“防”,做好应急准备

进入汛期前,全省各地提前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优化响应条件、细化预警措施、规范处置流程、完善救援装备,将应急准备落到实处。


“护航·2024”综合应急实战演练模拟开展水上救援科目。

摸清防汛底数。253条河流、1700余处山洪灾害危险区、137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5.12万名受威胁群众……全面摸排全域情况后,南充市在汛期来临前,明确各级防汛责任人,逐一明确889座水库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和山洪灾害危险区行政、监测巡查、预警转移“三类责任人”,建立起职责明晰、流程规范、运行闭环的责任体系。

完善预警机制。入汛以来,凉山州西昌市加强雨水情监测预报频次,及时会商研判天气变化和灾害发展趋势,完善重要雨水情况信息发布、通报机制,畅通预警发布渠道,确保关键信息第一时间“叫应”相关部门、责任人和受威胁群众,并按照“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原则紧急转移相关人员。

优化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布局。以泸州市江阳区为例,当地储备救生衣1142件、救生圈190个、舟艇9艘、抽水机70余台、挖掘机6台等,并将救援物资分类登记、合理布局。此外,江阳区还成立各类防汛应急队伍150支、2700余人,今年已开展数十场技能学习和演练,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胜任应急救援任务。

据了解,汛期来临前,全省已落实防汛抢险队伍9413支25.9万人,组建21个省级防汛防地灾督导组开展包片督导,汛前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276个,推动各地“拉网式”排查整治隐患4501个。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