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帮扶工作共同体|三地协作 三台“飞”出园区共建新范本

2024-06-27 23:36:5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诗侠


三台·红原·温州飞地包装产业园(中国西部食品包装产业园)。郭超英 摄

四川在线记者 任紫鑫 绵阳观察 郭超英

6月25日,夏至后的绵阳烈日当空。三台县芦溪镇三台·红原·温州飞地包装产业园,大门进出口自动升降杆不时抬放,不同载重规格的货运卡车在园区来往穿梭,一片火热景象。

三台·红原·温州飞地包装产业园是由三台县人民政府、红原县人民政府、四川省温州商会三方着力区域合作,合作共建的飞地园区。项目总规划面积1000亩,投资总额25亿元,于2021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

作为东西部协作重要载体,该飞地园区是如何发挥各地优势,实现帮扶效益最大化?记者走进园区进行了解。

聚合三地资源 “飞”来共建产业园

走进园区内四川鑫紫宇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同样一派繁忙,4条生产线全线运转,技术人员正在印刷机前调试维护。这家专业标签印刷企业,产品广泛用于日化、医药、食品等行业,其中不乏红玫瑰、活力28、铁骑力士等知名企业。

“去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公司负责人刘维妮告诉记者,公司2021年底通过招商引资入驻园区后,就近补足了园区内企业标签印刷需求,形成产业链互补,同时广泛服务于包括阿坝州红原县、浙江省温州市等省内外的食品、日化企业。“得益于与园区内企业的抱团发展,效益也实现倍增。”刘维妮透露,7月份,拥有千万粉丝的合作企业还将到公司车间进行直播宣传。

“项目一期已完成投资约6亿元,累计招商签约落地项目共计36个,园区内已投产运营企业25家。”据阿坝州温州商会会长、四川宏吉永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振化介绍,作为园区的项目运营方,该公司利用平台资源的“红娘”优势,积极促成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合作,牵线搭桥整合资源,拓展销路,实现帮扶效应。


四川鑫紫宇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厂房。 郭超英 摄

飞地园区是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三台、红原、温州三地因何结缘?

据介绍,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中,温州市对口支援红原县,而三台县在又省内对口帮扶中结对帮扶红原县,为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形成发展合力,找到帮扶的最大“公约数”,三地的合作契机由此而来。

作为沿海港口城市,温州是浙江三大经济中心之一,温州商会拥有大量优质企业资源,同时包装印刷历来是当地的优势产业。红原县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自然资源方面得天独厚。加上三台县在土地和招商引资上的优惠政策,以包装产业园为定位的飞地园区成为三地资源的“聚合器”。

三台县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提到,这一模式并非转移落后产能,而是强调在转移中提质,协同实现跨越式发展。“‘飞出地’提供项目、资金、技术,‘飞入地’提供人力、园区、原料,三方优势互补,产生1+1+1>3的效益。”

当然,为支持红原县发展,园区效益也将反哺到红原县。按照协议约定,项目利益共享机制为三台占税收分成60%,红原占税收分成40%。

党建引领 以“造血”促产业发展

记者在园区的党员活动中心看到,藏绣、羌绣、羊皮鼓的装饰极具民族特色,支部会议室、工会活动室、阅览室、健身房一应俱全,墙上“党建引领聚人心,‘石榴籽’籽籽同心,民族交流促融合”的标语格外醒目。


园区党员活动中心。 郭超英 摄

在三地协作、助力红原发展方面,党建引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党建引领,积极组织会员单位牵线搭桥,为企业打开销路或提供资金‘输血’。”三台县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组织共建,以包装产业园为基础,联动园区内入驻企业组建了园区联合党支部。同时,借助温州商会的企业资源,已经与国内一家面向便利店提供集采集配、统仓统配等一站式服务的产业互联网企业达成协议,预计不久后三台的麦冬饮料和红原的农副产品等就将走上众多便利店的货架。

三台县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帮扶共建中,不断强化“造血”功能是重要课题。除了园区上下游产业链条的配套完善,更重要的是不断壮业强源,辐射带动红原县本地产业的发展。

牦牛是红原县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红原县麦洼牦牛现代农业园区是全国优良地方牦牛品种“麦洼牦牛”的核心产区。

为助力红原将生态和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变“输血”为“造血”,自飞地园区建设以来,三地干部、企业深入一线,加强对红原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和交流探讨,发现当地基于天然牧场打造牧旅融合项目具有天然优势。为此,利用阿坝州温州商会平台,积极组织会员单位赴阿坝州开展商务考察,最终促成“红原·绵阳·温州现代牧旅产业园”运营落地,实现落地投资1000万余元,这将成功让牦牛资源和农牧园区深加工产品“走出去”。

按照规划,下一步该产业园将计划纳入绵阿产业园一体化发展,加快融合发展步伐,拓展平台辐射效能,为园区内企业抱团发展注入更多资源与发展活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