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丨以“天府星座”为支撑,这家川企玩转卫星星座

2024-06-28 14:08:4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梁庆

四川在线记者 底伊乐 文/视频

“月上九门开,星河绕露台。”古时,北宋大文豪苏轼仰望星空思索人生。如今,在距离地面535公里的高空,10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眉山“天府星座”守护着“天府粮仓”。

“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新眉农服’了解水稻的长势情况,还能及时了解土壤墒情、虫情、气象灾害等信息。”在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片区龙马镇万古村,农户刘建军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土地的实时情况,这背后离不开“天府星座”这个“功臣”。

“天府星座”是国内首个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卫星星座,投资并运营“天府星座”的是环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天智慧”),它是西南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卫星星座的企业。以“天府星座”为支撑,环天智慧是如何玩转卫星星座的?日前,四川在线记者进行了探访。

从“玩微信”到“玩卫星”

让“卫星+”应用加速发展

刘建军口中的“新眉农服”是以“天府星座”卫星影像数据为支撑上线的微信小程序,上面包括农机服务、灵活用工、培训报名、信息服务等板块,可帮助农户更智能地进行土地监测,也可帮助有关部门监管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等。

“新眉农服”展示界面

“不同作物在遥感影像上会呈现不同颜色和纹理,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我们能快速将信息发送到农户手机上。”“新眉农服”小程序相关负责人洪韬介绍说,依托“天府粮仓”数字化平台,技术人员可快速精准识别作物类别、提取作物种植面积和分布情况,并对作物生长全周期开展动态监测。

目前,“新眉农服”已形成向服务机构提供信息化服务、向新区三级服务体系提供基础数据服务、向农户提供科技信息服务三大核心能力,全面赋能农业生产全过程。

“从没想过种地还能用上卫星。”刘建军感慨,以前打开手机会玩微信,现在打开手机能玩“卫星”。如今,他通过“新眉农服”小程序查看作物的长势情况,对有异常的作物扫一扫即可进行病虫害识别诊断,卫星数据让他实现了查看农情足不出户的新场景。

在环天智慧董事长邹云坤看来,卫星虽高悬于太空,但服务的领域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新眉农服”小程序,农户们可以查看一公里精度的天气情况,可预约开展修枝、套袋、采摘、水肥管理等技术服务,以及农机的耕、种、防、收等机械服务。

“用卫星技术做支撑,赋能智慧农业的发展,并让‘卫星+’应用加速发展,是我们一直致力于做的事。”邹云坤说。

“天上应用”赋能“地上场景”

加速打造商业航天新高地

6月14日,在第二届眉山卫星产业发展大会上,邹云坤深感抢占“星”赛道的重要性。

当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环天智慧共同筹建的“空间智能感知与大模型应用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这个实验室将重点围绕微小卫星设计与制造技术、天地一体频谱认知技术、遥感大模型技术、天空地一体化智能应用等前沿技术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我们将力争用5年时间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邹云坤透露。

环天智慧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进行展示

早在一年前,环天智慧与国内多家领军企业发起成立“商业卫星星座联盟”,组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商用遥感卫星“天团”。同时,发布了自主创新研发的“星瞰河山”一站式卫星服务产品。

一年来,借政策“东风”,企业迎来快速发展“星”机遇。邹云坤告诉记者,目前正在推动“星瞰河山2.0”版本的更新。

“我们已实现超1亿的样本库更新,优化了模型的构建,可以精准识别地物分类。”他表示,在水体与河体、耕地与农田的识别精准度上,“星瞰河山2.0”可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将全面助力各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

“星瞰天府粮仓”一张图

前不久发布的《眉山市卫星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中,眉山提出要以卫星应用为牵引,“天府星座”建设运营为抓手,建设全链条卫星产业集群。

基于此,环天智慧也将持续推动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创新,加速打造商业航天新高地。“商业航天作为一种新质生产力的体现,目前正在快速发展。”在邹云坤看来,通过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发挥人才优势,提升运营效能,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数测、数汇、数智能力和服务能力,商业航天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精准、更高品质的科技服务。

从地面望星到星空观地,古往今来,人们始终保持着对星空和宇宙的探索与追求。邹云坤介绍,接下来,将择期再发射4颗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1颗SAR雷达卫星,进一步强化“天府星座”卫星服务能力,扩增“星瞰河山”更多适用场景,服务千行百业。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