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产品+新趋势!看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如何向“新”向“绿”

2024-06-29 10:12:1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青纯

四川在线记者 吴亚飞

6月26日至28日,第5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举行,来自德国、英国、美国、日本、荷兰、芬兰、意大利等9个国家的359家环保企业集中亮相,吸引了近3万人次观展。

从2019年引进以来,中国环博会成都展已发展成为中西部最大的专业环保展和成都市品牌展会。展会上,不仅集中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更汇集行业“最强大脑”,举办多场论坛会议“抢先递送”绿色低碳发展新趋势。

看绿色新材:变废为宝 降本增效

垃圾焚烧后的飞灰,变成了绿色低碳的建筑材料;厨余垃圾变成了污水脱氮不可或缺的原料……“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在本次展会上得到印证。

成都环境集团带来了一款固废基绿色胶凝材料,成都环境集团技术中心首席专家王莹介绍,“它看似像普通水泥,实则是由垃圾焚烧发电后产生的飞灰、矿渣生产而成,相较于普通水泥‘两磨一烧’的生产过程,固废基胶凝材料的生产仅需一次粉磨,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这项技术来自于公司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

变废为宝,不光有着不错的经济效益,还有着良好的环境效益。据了解,固废基胶凝材料以固废替代石灰石等水泥生产原料且无需煅烧,每吨碳排放量为75千克,仅为普通水泥的10%。

一款由厨余垃圾水解发酵和浓缩提纯形成的污水处理药剂——LAC-C碳源,也在本次展会上亮相。目前这款操作简单、效果稳定的产品已率先在成都静脉产业园焚烧垃圾渗沥液处理厂使用,自2023年使用以来,出水持续达标且运行稳定,运行成本明显降低,可以广泛应用于渗沥液、市政污水、工业污水等众多处理场景。

看智慧赋能:科技监测 “耳聪目明”

环保监测领域是今年展会的热点,成都乐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莫尼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黑科技”——搭载了大气环境智慧态势感知的无人机引起了不少围观。“它是一架碳纤维的固定翼垂直起落无人机,主要针对城市空中大区域的污染普扫,为溯源治理提供数据支持。”现场工作人员张皓崴介绍,目前正在成都、乐山等地进行推广。

汛期来临,如何科学做好城市内涝防范?暴雨袭来,怎样保障城市下穿隧道安全?在展会现场,电子大屏展示了防汛新方式:打开汛期城市韧性安全智慧管理系统,只需在控制台轻点鼠标,成都中心城区隧道及路面现场情况实现“一屏掌握”。该系统已应用于成都中心城区的城市下穿隧道,覆盖了96座隧道,实现排水管网运行数据实时采集和问题实时预警,下穿隧道积水自动感知。

展厅内,一座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碳中和”垃圾分类小屋很是醒目,不少参会观众现场尝试,扫码一键开门,垃圾智能称重,再次扫码获得现金和碳积分奖励。这些碳积分可以在“碳拾光”平台以及成都‘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兑换景区门票、公交卡等日用品。四川碳拾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杜丽婧表示,“碳中和”垃圾分类小屋已在成都30多点位投用,今年累计回收约1470吨垃圾。

看开放合作:助力绿色技术“走出去”

这次展会不仅是新技术新产品的展示平台,也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

现场特别设置了“绿色低碳发展 走进一带一路”展区,由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携手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体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应用中心共同主办。

从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到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余年间,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多个绿色发展重点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四川省绿色发展促进会代表陶宏志介绍,近年来,中国在绿色发展成果,为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打开了广阔前景,希望通过搭建这个平台,推动更多绿色产业、技术、设备“走出去”,扩大“朋友圈”。

该展区不仅组织环保企业组团“路演”,带来了关于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建设、生态修复与保护等方面的系统解决方案,也为企业提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政策体系研究、营商环境咨询、法律服务等,解决绿色技术出海的后顾之忧。

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中东联络处副主任、阿联酋文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雷顶表示,以中东地区沙特、阿联酋为例,当前面临荒漠化、温室气体过度排放等环境问题,非常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废弃物回收利用、绿色建筑、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旺盛,为中国环保产业与技术出海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企业要“走出去”,需在本土化、技术标准适应性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避免“水土不服”。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 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