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新气象丨川南稻田“赶花”忙

2024-07-19 20:16:5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无人机“赶花”。杜杰 摄

泸州观察 周梦颖 四川在线记者 杜杰

7月18日中午11时许,热浪袭人。酷暑中,泸州市泸县石桥镇洪安桥村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里,却是一派“闹热”的劳动场景:稻田里,一头是戴草帽的村民们,两两搭伙,手里拿着绑了一根长线的竹竿,在稻田间穿梭;另一头,泸县石桥镇乡联会会员、水稻制种大户张征在遥控器上操作,一架无人机旋飞在稻田上方,掀起稻浪。

“村民们在‘赶花’。”泸县农业农村局种业发展股农技推广研究员钟习兵介绍,“赶花”的主要作用是辅助授粉,以提高杂交水稻制种的结实率和产量。

洪安桥村党总支书记邱宗祝说:“我们村的杂交水稻制种面积700余亩,待8月初采收杂交水稻种子的时候,将由种子公司前来收购,在经过检测、包装等程序后,进入市场销售。”

无人机“赶花”。 周梦颖 摄

“无人机授粉是利用无人机旋翼的转动所产生的强大风场,吹动父本的花粉使之扬起,然后花粉落到母本的柱头上,完成授粉、结实。一台无人机20分钟可以为60余亩杂交水稻授粉,但并不是所有田块都适合无人机授粉。”张征说,使用无人机授粉的稻田需要地势平坦、无障碍物等条件,对于不能达到条件的田块,人工辅助将花粉用绳子“摇”出来会更好。

据了解,每年7月上、中旬,是杂交水稻抽穗扬花的时节,涉及泸县16个镇、46个行政村的2.86万亩杂交水稻制种稻田里,迎来了一场场“赶花”热潮。

“不同品种的杂交水稻,扬花期也不一样,但它们的扬花期大多只有7天时间。”钟习兵说,在杂交水稻扬花期间,要根据天气、温度等条件,抓紧为杂交水稻制种“赶花”授粉。

拉绳子“赶花”。周梦颖 摄

“赶花”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赶花’最适宜的温度是28摄氏度至35摄氏度,不能选择下雨天,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和温度下,花粉才可以更好附着于母本上。”钟习兵介绍,稻田里栽种的杂交水稻被称为父本和母本,在扬花期,将父本的稻花花粉扬起来,更易于向母本稻花授粉,从而让母本结籽壮籽。

作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泸县已拥有47年杂交水稻制种历史。种植面积在扩大,栽种管护技术水平等也在不断提升,现已逐渐形成机耕、机播、机收、统防统治、机械化烘干等作业模式。

几天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县基地也抢抓时机完成了水稻的人工授粉工作。等这批水稻收割后,科研人员将挑选出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强等综合性状好的水稻种子送往海南,为水稻南繁加代和小繁,进入新一轮的试验阶段。

近年来,泸县不断巩固提升制种产业和粮食生产安全,陆续布局水稻制种综合服务站、培育发展规模制种大户、制种专合社等,夯实制种基础,推动种业振兴,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去年,全县年产杂交水稻种子550万公斤,平均每亩效益超过3000元。”泸县农业农村局种业发展股股长邓丽拿出这样一组数据:今年,泸县联合相关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开展种源科研攻关,建设核心种源繁育基地100亩、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200亩、科研测试鉴定和育种基地200亩。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