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孙华:任乃强的学说 对认识三星堆丧葬形态仍有启迪

2024-09-22 16:37:4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四川在线记者 张斌

任乃强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民族学家。他一生勤于著述,不少著作开研究先河,《四川上古史新探》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书中涉及上古羌民与蜀的关系、川东盐泉重要作用等重要论述,启发不少后来学者。

9月21日,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任乃强先生故里——南充市嘉陵区举办。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应邀发言。他以《巴蜀历史的考古观察——重读任乃强先生<四川上古史新探>》为题,从考古发现角度,举例向与会者阐释任乃强先生的学术贡献。


纪念任乃强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现场。任诗韵 摄

“羌俗火葬”说、开明氏来自荆楚说,对当今研究仍有启迪

四川盆地内古代居民的构成,自古有多种说法,如黄帝子青阳和昌意分别降居江水和若水,伏羲氏后裔后照始为巴人,蜀人始祖蚕丛氏居于岷山石室之类。

任乃强先生综合以上传说,借助民族学的信息,还有文化人类学山区平原理论,提出蜀人之先在“蚕丛氏”之前还应有昌意的妻族“蜀山氏”,是羌人南下的支系,蚕丛氏则是以后蜀山氏的分支。他们在黄帝时代或稍后进入了四川盆地,一直延续到西周时期。任先生认为,蜀山氏和蚕丛氏在平原地区发展农业,特别是蚕丝业,经历了先野蚕后家蚕两个阶段。

根据现有的考古结论,孙华介绍,成都平原在公元前3000年前尚无社群长期定居,主要是来自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和宗日文化南下的人群,他们生息于岷江上游以及东西的白龙江和大渡河上游,从事种植黍粟的山地农业,留下被称之为“营盘山文化”或“营盘山类型”的遗存。大约在公元前2800年,这些山地居民分别从成都平原的不同方向进入成都平原,与稍后从江汉平原方向迁入四川盆地的种植水稻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社群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宝墩文化,开始了古蜀文明的初曙时代。

根据四川盆地尤其是成都平原的考古资料,考古学家发现,宝墩文化以及其后的鱼凫村文化(或称鱼凫村三期文化、宝墩文化晚期),都有一定数量的土坑墓葬。尤其是在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夏代的鱼凫村文化时期,排列整齐、墓穴较大、从器稍多的规模化墓地出现。然而,到了三星堆文化时期,土坑墓葬突然基本消失,在可能属于柏灌氏或鱼凫氏的都城三星堆遗址及其附近,迄今没有发现规模化墓地,三星堆人如何处理逝者?他们的死后空间在哪里?孙华介绍,这些问题至今没能解决。

此前,任乃强先生就关注到汉晋文献所记传说中“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的记载。指出汉儒不解“其王不死无墓、其民也随之仙化”的传说,实际上就是“羌俗火葬”,故“无坟莹”。“这对我们认识三星堆人的丧葬形态,很有启迪。”孙华介绍,如果今后考古学家再通过大量勘察工作,没能在三星堆遗址周围找到三星堆文化时期的墓地,就要考虑火葬、水葬等其他丧葬方式的可能性,并对成都平原丧葬方式的改变作出合理的解释。

汉晋文献记载,荆人鳖灵(令)死,尸化西土(尸随水上至郫),后取代杜宇为蜀王,号曰开明。关于这段历史,任乃强先生考证说,鳖灵是楚之鳖邑之令,地在楚黔中,亦即楚商于之地。开明氏之祖曾任楚之鳖县令,有罪当死,乃亡命于蜀,投望帝于汶山下之郫县,蜀楚敌对,楚囚为蜀所重用,故曰“复生”。鳖令善治水,得蜀众拥戴,故为蜀王。“任先生的这个论断,实际上也得到了后来考古材料的部分证实。”孙华补充。

孙华介绍,考古专家考古发现的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四川地区大量的楚文化风格或因素的陶器、铜器、漆器等,印证了开明氏是从荆楚地方迁徙入四川的古族。以漆器为例,商业街大墓随葬的漆器风格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楚国漆器如出一辙。“这些楚文化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可能是随着开明氏的入蜀而传来的。”

川东盐资源利用理解巴、楚与川东土著关系得到考古证实

此外,任乃强先生从川东盐资源的利用来理解巴、楚与川东土著巫臷的关系,指出“先有巫臷文化,后才有巴文化与楚文化”。当楚与巴国暗契时,许巴国兼并了巫臷作为交换。

孙华介绍,考古研究表明,四川盆地的盆东岭谷地区出现巴文化遗存是在战国早期,重庆澎溪河沿线的聚落如云阳李家坝遗址、开州余家坝遗址等,以及奉节永安宫战国中期大墓等,都是巴人迁入川东地区以后的遗存。“这些巴人遗存出现之前,在三峡地区就已经出现多处西周晚期以来的古代遗址,这些遗址的主人或许就是任先生所论的‘巫臷’族群。”孙华说,这种文化更替态势,也正与先秦史学家顾颉刚、童书业等先生所论巴人早期活动于汉水流域,与邓、楚、濮等国家和族群为邻,在楚国崛起的压力下才逐渐迁入川东地区的判断也吻合。

盐是古代以谷物为主要生活资料的农业社群不可或缺的物质,由于盐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这就为古代国家的统治者控制盐生产或流通以增加财税收入提供了可能。任乃强先生早就认识到盐和盐业在古代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对巴地之盐予以高度关注,认为川东九处盐泉涌出之地,就是“最早被人类发现的地面盐泉,也就是人类文化发育最早的地区”。

孙华介绍,四川是中国古代井盐的主要产区,由于盆地盐卤埋藏周边浅而中间深,南边浅而北边深,故早期自然盐泉露头多在盆东长江及支流,早期盐业生产也必然是先巴地后蜀地。川东“巫臷”族群,是川东地区巴人以前就存在的古族,巫臷是从事盐业的族群,他们为巴、楚提供食盐;巴人则是盐品的主要输送者;楚人则是盐品的消费者。“巴、楚、秦都为争夺川东盐源发生了若干故事,任先生这些论断也符合考古的发现和研究成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