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缅怀革命英烈 铭记铁血军魂丨聚焦2024电影国庆档

2024-09-30 18:19:5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四川在线记者 陈云鸽

作为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以志愿军进入朝鲜后第五次战役前后的铁原阻击战为叙事主体展开。在此前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铁原阻击战并不像长津湖之战、上甘岭战役等广为人知,但它却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名副其实的“存亡之战”。对这场重要战役的开掘、表现,是对抗美援朝题材文艺作品的一次开拓与补白,能让观众对抗美援朝历史与精神有更为全面的认知。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海报

1951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人民军一个月内连续作战,部队疲劳的同时粮弹紧缺,在中朝联合司令部的命令下,各兵团主力开始向北转移休整。然而,在转移初期“联合国军”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扑,企图割裂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人民军的防线。为了掩护数十万志愿军转移和休整,第63军临危受命,2.5万名将士在铁原与近5万“联合国军”展开激烈战斗,激战12昼夜抵挡住敌军步坦炮协同的数次冲锋。这场战斗彻底粉碎了敌人企图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消灭志愿军主力的阴谋,为稳定朝鲜战场局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海报

一场存亡之战,一支英雄铁军。电影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2.5万将士与近5万“联合国军”展开激战。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军打上了谈判桌。面前,武装到牙齿的敌军步步迫近;身后,是数十万正在转移的主力部队,生死存亡,在此一战。1个小时,敌军的4500吨炮弹向我军一个师的阵地倾泻而至,12昼夜,步坦炮协同的敌军数次冲锋…….志愿军战士们发扬“钉子战术”,把自己变成一根钉子,狠狠地钉在阵地上!暗藏机巧的防御工事,神出鬼没的地道突袭,招招见血的贴身肉搏,“人在阵地在”的誓言响彻铁原战场,63军全体将士一起,在铁原构成了一道冲不破的“铁长城”。

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海报

从影片释出的预告中可以观察到,奋起冲锋、近战肉搏、疯狂轰炸、地道突袭等战斗场面令人仿佛置身战场。整部影片涉及的所有服装大约有25000套,其中仅志愿军的军服合计约5万斤,足以见得剧组的用心。拍摄布景方面,铁原的战场是《志愿军》三部曲中最大的拍摄场地,约有20万平米,甚至在摄影棚中通过美术置景还原出了真实的战场。第五次战役中的强渡临津江是电影里另一场重点战斗,为了使临津江的雾不散开,剧组将整个战场搭建在棚里,成功将雾“拢住”。拍摄第63军冰河行军的恢弘场面时,主创们在零下6℃采用实景拍摄,就是为了让观众从视觉到知觉都有“寒气从脚底下冒出来”的感受,从各个细节再现“英雄铁军”英勇不屈、无畏坚守的精神和意志。

据悉,“志愿军三部曲”系列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上映之后获得了极佳反响,并获得了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其宏大的战斗场面和对历史的严谨还原以及对民族英雄的刻画,无一不让国人热血沸腾。而《志愿军:存亡之战》则是三部曲中战争场面最宏大激烈的一部,再加上朱一龙、辛柏青、张子枫、朱亚文、陈飞宇等实力派演员的演绎,使该片成为国庆档中不容错过的精品佳作。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