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与树人——谈川剧《蜀道翠云》的蜀韵双重奏|西岭雪·2024川剧节

2024-10-23 16:40:0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编者按


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川剧节暨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活动,从2024年9月到11月,在成都陆续推出41场集中展演,举办13项配套活动。这是川剧保护传承条例施行后,四川迎来的又一川剧盛事。为此,四川日报《天府周末》“西岭雪”文艺评论版和川观新闻文化频道,特别约请专家学者对川剧节汇演活动及其剧目等进行评论,以飨读者。

王萍 庄涵钦

川剧《蜀道翠云》是四川省第二届川剧汇演展演剧目,取材于明代剑州知州李璧整修三百里蜀道的史实。剧中,李璧一家人关于蜀味的对话引起现场观众会心一笑。何为蜀味?剧中人将蜀味阐释为川人说话的风趣。事实上,《蜀道翠云》这部戏的舞台呈现,不止于说话的风趣。整出戏以蜀道为干,通过修路与树人双重讲述,回顾了蜀道历史,传播了蜀道故事,弘扬了蜀道精神,诠释了地道的蜀风蜀韵,令人回味。

修路为引,忆蜀道历史

穿越秦岭巴山的蜀道,是中国古代由关中、汉中通往巴蜀的交通要道。蜀道见证着中原地区与偏处西南的四川之间的商旅往来,在西部各民族和地区之间起着重要的经济、文化勾连作用。

蜀道包含了沟通陕西与四川不同区域的多条路段,如穿秦岭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过巴山的荔枝道、金牛道、米仓道。金牛道又称石牛道,开凿于战国时期,其名称缘于秦惠王石牛粪金的传闻。川剧《蜀道翠云》里的故事发生地,主要在剑阁金牛道,也就是今天的剑门蜀道翠云廊段。

蜀道艰险,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在此留下无数壮丽诗篇,李白的《蜀道难》尤其被人广为传颂。《蜀道翠云》以杜甫、陆游关于剑门路的诗句为开篇,借助千年古柏的拟人化讲述,将蜀道的历史娓娓道来。

蜀道翠云廊分为西段、北段和南段,是以剑阁为中心,西至梓潼、北到昭化、南下阆中的3条路。千百年来,蜀道经历了开凿、毁损、修建的漫长里程,川剧《蜀道翠云》所涉及的恰是明代正德年间剑州知州李璧倡导当地百姓整修蜀道剑门路的事迹。

正德十年,李璧出任剑州知州。彼时的剑州,刚刚经历了鄢蓝之乱,民生凋敝,流民成灾。《蜀道翠云》的第一场戏,交代了李璧初到剑州时所面临的境况:一方面是百姓“饥无食、穿无衣、居无所”,另一方面是蜀中和关中货物难以流通,商贸陷于困顿。

面对艰难开局,李璧以修路为破题之策,动员乡绅出银钱,组织流民修路。修路之举,既能予流民以温饱,又能畅通商路繁荣贸易,可谓切切实实改善了民生。川剧《蜀道翠云》正是以修路为主线,向观众们展现李璧整修三百里驿道一举的背景、经过和影响,生动还原了那段值得后世铭记的历史。

树人为本,扬蜀道精神

《蜀道翠云》全剧分为7幕,灵魂人物李璧贯穿全篇。故事主要截取李璧在任期内发政施仁的几个片段,如修路、建集、植树、止伐、颁令等。在刻画李璧心怀百姓、勤于政业形象的同时,也交代了“官民相禁剪伐”“点树交印”的历史由来。于是,在修路植树故事的讲述过程中,翠云廊如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人工古柏林的原因,也被观众们了然于心。

道路的修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剑州百姓整修驿道的过程中,山洪爆发,道路毁损,种柏护路势在必行。剧中,“止伐伤命”与“立法护柏”是整个故事的重头戏。李璧的爱徒汪琪在巡山护柏时,与盗伐树木的山民发生冲突,误伤人命。亲情与民意的裁判,成为横亘在李璧面前的难题。身为师长,免不了情深谊长,而作为官员,自当以律法为上。

为充分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李璧的扮演者大展帽翅功,帽翅的左展与右展,尽显人物在情与理考量中的左右为难,引得现场观众掌声雷动。最终,汪琪主动认罪,用生命维护古道文明的法纪;李璧则颁下禁令,用制度守护古道沿途的满目青翠。岁月流转,世代守护,才有了剑州蜀道绵延三百里的翠绿。

《蜀道翠云》既保留了传统川剧在唱腔、身法表演方面的特色,又融合了现代川剧在叙事手段、舞台美术方面的创新。剧中的唱腔,时而嘹亮激越,时而婉转抒情。伴随着铁锤声声,开山的号子铿锵有力,令听者振奋。角色语言极富生活气息,腊肉干、黄花干、关窗子、望媒等词语的运用,尽显川人说话的风趣。结尾处,不同年代守护者“点树交印”,将“功成不必在我”“植柏意在树人”的朴素理念贯彻为世代承接的实际行动,千年相传,生生不息。

修路只是缘起,树人才是根本。《蜀道翠云》这出戏的表述重心,其实在于古道文明的维护、蜀道精神的传承。

《蜀道翠云》的创作背景缘于习近平总书记在翠云廊的嘱托——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对四川乃至中华民族而言,蜀道承载着悠长的历史记忆,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命理念与文化传统。如剧中所言,表面上在说柏树,实际上在说人。

《蜀道翠云》正是借助历史故事的讲述,深刻诠释了以修路、树人为核心的剑门之道,传递了中华民族的绿色生态理念,彰显了不畏艰险、心底无私的民族精神。

作者简介

王萍,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庄涵钦,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