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来了丨燧原科技联合创始人张亚林:看好成都智能算力发展,计划落地第二总部

2024-10-26 18:05:1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诗侠

四川在线记者 李欣忆

10月25日,上海燧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燧原科技”)在成都举行成渝智算中心的点亮仪式。作为一家以研发智能算力芯片为核心的企业,燧原科技非常看好成渝地区的发展潜力,2021年在成都设立子公司,并且计划在明年将成都公司升级为全国第二总部。

活动间隙,四川在线记者采访了燧原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张亚林,就成渝地区的布局和未来行业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

张亚林。受访者供图

算力是“硬通货”

记者: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成渝智算中心这个项目?

张亚林:成渝智算中心由四川并济科技有限公司投建,燧原科技提供最新产品搭建算力底座,我们共同推动打造智慧文娱、智慧医疗、智能决策、智慧教育等行业标杆场景,助力四川培育孵化本地大模型企业。

记者:ChatGPT引发新一波人工智能热潮,各地智算中心建设纷纷提速,在这股建设热潮中,也出现了一些盲目建设导致闲置等问题。成渝智算中心,怎么来解决“谁来用”的问题?

张亚林:的确,对智算中心来说,“谁来建设”“谁来运营”“谁来使用”是三个很重要的问题,最关键在于“谁来用”。只有用户愿意来使用算力,才有人愿意来运营,投资建设方才能收回成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闭环。

我们是从需求端入手,首先搜集算力需求,找到用户,然后再来合作建设智算中心。智算中心是一个至少3—5年长周期的落地运营过程,需要投建方、运营方、使用方一起合作共赢。

记者:你们为什么能精准找到用户?

张亚林:我们有一个很大的优势,腾讯是我们最大的股东,也是最大的用户。我们与腾讯系建立了深度绑定的关系,也打造了一些标杆性的应用,借助这些场景应用,再推广到其他互联网企业。

现场签约,左为张亚林,右为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夏。受访者供图

记者:您怎么看智能算力的井喷式需求?

张亚林:目前智能算力规模高速增长,需求将在未来几年迎来井喷。在人工智能时代,算力将成为“硬通货”。现在我们有一个概念叫作“算力招商”,以前地方政府去招商,谈的是土地、人力等资源,而现在,算力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通过算力来集聚半导体、数据中心等等产业生态,吸引互联网、泛文娱等企业落地,是全新的思路也是挑战。

坚定加码成渝

记者:为什么选择在四川落地成渝智算中心?

张亚林:四川发展智算中心有很大的优势。从国家战略看,成渝枢纽是“东数西算”工程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从应用看,成都是泛文娱产业高地,有相当多的需求和应用场景;从人才看,成都人才质量高且稳定。此外,政府支持力度很大,超常规支持算力建设和应用,成都高新区每年发放1亿元的算力券,用于补贴企业租用本地算力。

记者:燧原科技未来在成渝地区还有哪些布局?

张亚林:燧原科技2018年在上海成立,三年后我们就来到了成都,设立了成都子公司。目前我们在高新区建设了国产化AI基础设施平台,以燧原自研的AI训练和推理芯片为核心,贯通国产化的算法、算力和创新应用AI上下游产业链,训练算力服务于本地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促进本地企业和机构的产品技术创新突破。由燧原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牵头,我们还联合腾讯科技、四川大学智能医学中心等合作伙伴共同建设四川省唯一一家省级人工智能算力芯片技术创新中心,将完成基于自研国产人工智能算力芯片的研发,并打造人工智能算力集群与面向大模型开发与部署的软件平台,形成可对外提供算力算法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

下一步,我们计划明年在成都设立第二总部。上海总部主要负责基础技术产品,而成都第二总部主要侧重于提供场景应用和解决方案,我们认为沿海和内地各设一个总部,可以充分发挥互补作用。

记者:为什么这么坚定地加码成渝?

张亚林:从大的方面说,我们是跟着大势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层面的部署。从行业来看,成渝地区对我们来说有非常大的商业价值和潜力。从个人来说,我在成都长大,我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也希望能为家乡做更多的贡献。

沿海地区拥有最前沿、最硬核的信息流转。成都要补齐这个短板,我认为还是要建设高端产业生态,因为企业是信息流转的核心,我们需要去招引这些企业落地,聚集更多的高端产业,这样就能让前沿信息在这片土地上丰沛起来。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