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斌 李一生
11月24日,四川省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舞蹈诗剧《走祥云》,在成都东盟艺术中心大剧场首演。该剧是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自主编创的第一部羌文化题材的舞蹈诗剧,以四川师范大学获得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提名奖同名获奖作品为创作构架,在原有7分多钟的原创群舞基础上构思拓展,历时3年编创而成。
“走”即奋斗,“祥云”是中华文化富有文化深意的象征性符号,寄寓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美好、幸福的憧憬与向往。
舞动民族精神的回响
《走祥云》通过深刻的艺术表现和情感共鸣,将民族精神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在观众眼前。民族精神的“回响”并非单纯地复述历史,而是在现代语境中,通过舞蹈形式的再造与传承,激发出文化符号的再生与情感的深度共鸣。
在云谣、云起、云途、云涌和云腾5个篇章中,舞者的肢体语言都与民族精神的表达紧密相连,舞蹈动作通过强烈的力量感与节奏感,体现出羌族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剧中的“走”,不仅是对舞蹈身体的要求,更传递出坚韧不拔、勇敢追求幸福生活的民族精神,动作中蕴含着的历史与文化的重量,也传递出对未来的希冀。
“云”是剧中的核心意象符号。该剧通过不断变化的云的形态,作为不同幕次的主体,用“云”的多变形态表现民族的起伏与转变。舞美借用云的变化展现“走”的历程,从苦难生活到追求幸福的坚定信念是亘古不变,云的变换成为舞蹈与历史交织的视觉符号,不断呼应着民族精神的回响。
幕次的变换中,云既是自然的象征,又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代表了羌族人民对大自然的依赖与敬畏,让观众感受到贯穿千年的文化气息与精神力量。
《走祥云》通过神话时空、历史时空、现实时空再到多维时空的转换,呈现了羌族从远古到现代的精神传承。从千百年前的奋斗,到现代社会的幸福,再到遭遇自然灾害后的重建,展现了不屈不挠、勇敢坚韧的民族精神。
该剧有意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形式,使民族精神既得以传承,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民族精神的当代化表达,贯穿了作品始终,既是一种历史的回顾,也是一种文化的再生。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语境中,民族精神的剖析与发扬显得尤为重要。
舞蹈不仅是羌族人民的历史写照,也是对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复兴之路上的精神诉求。演员们齐心协力,步伐齐整而富有力量,体现出新时代民族精神的回响——“大地羌红,祥云依旧。”
舞写历史长河的痕迹
《走祥云》作为一部舞蹈诗剧,将羌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浸润到每一个舞步和场景中,创造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正如剧中提到的:“千百年前,古羌⼈迫于生存压力,踏上了⼀段跨越千山万水的云途……他们以白云为炬,向着梦中的家园,⼀路前行。”
在第二幕“云途”篇章中,以高度概括的方式描绘了历史的困境与遭遇的磨难,通过肢体的压抑、拉扯和挣扎,表现了羌族人民在动荡中的艰难处境。特别是战争段落,舞蹈动作的节奏与力量感,刻画了民族在遭遇困境时的抗争与坚持。身体的扭曲和迅速的转折,展示了深刻的历史痕迹。舞者的动作逐渐从压抑走向开放,从沉重走向轻盈,象征着从困境逐渐走出与民族复兴的希望。
“阳光穿透云层,新的家园在希望中显现。前行者的身后,⽺皮鼓声激荡云霄、永不停歇……”该剧通过多元时空的呈现,将羌族的苦难与奋斗,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
尤其是在面对自然灾害后,当代羌民秉承祖先的精神,重建家园。“重建家园”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复兴,更是文化和精神上的回归。在剧中,灾后重建的主题被赋予更深的文化象征意义。家园的复兴,既是对失落之地的修复,也是对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再造。
从某种意义上讲,家园的重建也代表着民族历史的复兴——这种复兴不仅依赖于外部物质的重建,也依赖于内心的文化信仰和情感寄托。舞蹈动作中的反复性、节奏感和力度,表现了这一群体在重建中的不屈意志。
作品中的“祥云”象征也是贯穿这一重建过程的文化符号。祥云不仅是物理空间中的美丽图腾,更是承载民族复兴与家园重建希望的象征。通过这一意象,导演在舞蹈中深化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使“重建”不只是外在的重建,更是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重生。
剧中的舞段从温柔的波动到激烈的奋进,恰如历史时空的起伏与岁月的流转。舞蹈中对时间的把握与表现,既让曾经的印记得以保留,也让民族的复兴成为可能。历史不仅是过去,在剧中还被舞蹈赋予新的生命和意义。通过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呈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舞寻艺术风格的传承
该剧在艺术风格的构建中,汲取传统羌族舞蹈的精髓,大胆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表达。剧中的舞蹈语言既是历史的传递,又是现代审美的创造,形成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艺术风貌。
在对舞台空间与舞美的设计上,以大写意的手法,大开大合的笔触,极简的舞台配合烟雾为载体的写意光影,展现不同的时空,追溯千年历史。舞美的配合与动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无缝对接的艺术表达。
在作品的表现结构上,导演采用“诗画式”的风格,通过诗意的舞蹈表达出深沉的情感和历史的厚重感。上半场呈现的神话时空和历史时空,利用羌族中的符号化动作,顺拐,平圆转胯、轴转等,传递羌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与精神图腾。剧中对脚下步伐进行细致雕刻,保持肩部轴转运动方式的同时,刻意强调轴转的重拍,并在作品中加以重复、强调,既彰显了民族的文化特色,又通过现代的舞蹈构思展现出更强的表现力,更加醒目地表现羌族人民对所处环境的奋力拼搏之象。
此举既保留了传统的动作与形式,又结合了现代的舞蹈技巧与表现手法,使作品在表现民族精神时既忠实于传统,又充满现代感,创造出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效果。
这些传统舞蹈元素不仅保留了对历史的敬仰,也让观众感受到了文化的根脉与灵魂。通过传统元素的精心再造,既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又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舞蹈中的自由流动与力量感相结合,赋予了传统舞蹈形式新的表现力与张力。
正如导演袁媛在《走祥云》的创作中所说:“在创作手段方面追求一定的当代性, 有‘破’有‘立’,以鲜明独特的风韵格调‘立’于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和现当代舞蹈创作中。”舞蹈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视觉和身体的感官体验,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带来了新的艺术契机。
在最后的篇章中,舞者动作逐渐由沉稳与深沉转向高昂与激动,舞台灯光从柔和变得更加明亮,象征着民族朝着希望与光明的方向前行。这一转折既是剧情的高潮,也是情感的升华。舞者用坚定有力的步伐踏出一个又一个充满希望的节奏,仿佛每一脚都踏向民族复兴的未来。这不仅是对未来的憧憬,更是对中华民族强大信念的艺术化表达。此刻的“走”,不再是困顿与挣扎,而是一种积极的追寻与奋斗,走出一幅壮丽的场景,民族复兴的梦已经不再遥远,它就在脚下,步步可期。
结语
“千山万水行,不问前程苦,走祥云,初心未改。”《走祥云》以生动的舞蹈语言,把羌族的历史、精神与文化在舞台上绽放,传递出一种亘古不变的民族信念,这一切构成一幅时代的画卷,诉说着一个民族历经风雨,仍然坚持自我、奋力前行的伟大精神。它以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和象征性的云图,彰显了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的力量,带领我们走出迷茫,向着未来的光明与希望前行。正如祥云轻盈飘动,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未来的期盼,民族精神的回响将永远在时代的浪潮中激荡,指引着中华民族不断追求更美好的家园与理想。
作者简介
高立斌,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院长,教授,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一级导演,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剧协会制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李一生,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2023级舞蹈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