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农人丨宋昭云:驾着“铁牛”,逐梦田间

2024-12-04 17:39:3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张炼


四川在线记者 杜杰 泸州观察 龙欣雨 泸州市龙马潭区融媒体中心 方旭 摄影报道

“在我们村,要问谁家农机最多?谁玩农机玩得最溜?答案一定是我。”12月4日,记者来到泸州市龙马潭区双加镇凉坳村,晚稻茬还立在水田里,村道上,32岁的“新农人”宋昭云正在调试着他的“大玩具”——只见他双手操控着遥控器,不远处的拖拉机就跟着遥控指令准确移动。


宋昭云在田里操作农机。资料图

“这些在别人眼里笨重的农机,在我这都成了驰骋田间的玩具。”见到记者,宋昭云细数起自家的宝贝:收割机、插秧机、旋耕机、拖拉机……大大小小10多台。

宋昭云黝黑的皮肤见证了他一路走来的不容易:2016年底,放弃成都的建筑设计工作,思乡的他回到凉坳村,搞水稻种植、龙虾养殖、办家庭农场;2019年又跨入农机服务行业,一门心思扑在农业上。

“本应该在大城市打拼的年纪,进城了又回农村,想干啥子?”面对家人和村民的不理解,宋昭云顶着压力坚持,他就想在农村干出点名堂来。

回农村搞农业已有八个年头,宋昭云确实干出了点名堂来:通过拜师学艺和刻苦钻研,各类农机他驾轻就熟;不满足日常驾驶和操作,根据实际运用场景,他甚至对农机“下了手”,为了征服丘陵地形,他将收割机改装成履带式旋耕机;他还给拖拉机加装上远程遥控系统,实现了拖拉机的“无人驾驶”。


宋昭云在田里驾驶农机。资料图

有了农机当帮手,宋昭云又把更多时间投入农业技术研究和农产品推广上。12月4日,他早早来到水田旁,走下田坎,来到水边,随手一网,几只与成人小指般大小的小龙虾在网兜里跳跃。

“这一片都是稻虾共养田。”宋昭云说,半个月前,晚稻刚收,稻茬留在田里,其腐烂后的腐殖质和田边的草藤,能够为小龙虾生长带来有机质。

“这个头,该转塘了。”把小龙虾抓在手中,看了看大小,宋昭云指着身后一块无虾水田,这两天他要给小龙虾搬家。他解释说:“为了控制密度,提高小龙虾品质,才能卖出好价钱。”


收获小龙虾。资料图

如今,宋昭云稻虾共养田规模已经发展到50亩。小龙虾一年出产两季,平均每季15000斤,年产值能达30万元左右;水稻一年至少能够保证出产两季,每季算下来也有70000斤,产值也有近10万元。

看完小龙虾生长,闲不下来的宋昭云驾驶着旋耕机到邻村颜坪村“打田”松土。“在村里,老一辈管农机叫‘铁牛’,‘铁牛’能上坡入田,村民看见了想一起学。”宋昭云说,老一辈种田,靠水牛、靠人力,我们年轻人种田,靠机械、靠科技。

“新农人”也在发挥带头作用。如今,宋昭云发动5个村民,组建起村里第一支农机小分队,他手把手教成员使用农机,并为村民提供耕地、育秧、插秧、收割、施肥、除草等全程机械化管理服务。


宋昭云教农机小分队成员操作农机。

今年,收割水稻的时候,农机小分队还走出了双加镇,走到了川内,甚至服务范围辐射到广东、安徽、湖北的田间地头。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铁牛’是我同伴……”“90后”新农人宋昭云,把自己喜欢的歌改了一个词,笑意写在他脸上,梦想安放在田野乡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