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让人驻足的诗歌风景线——川观文学奖(2023年度)诗歌奖综述

2024-12-25 15:42:2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黄勇
 

编者按

 

由四川日报社主办的川观文学奖评选活动,2025年1月18日又将迎来2023年度颁奖盛典。本次共评选出小说奖(不含长篇小说)、非虚构奖、散文奖、诗歌奖、“西岭雪”文艺评论奖五大类共25件获奖作品。相比2021年度和2022年度的获奖作品,川观文学奖的媒体文学观和四川文学视角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和调整?在文学生态方面是如何继续体现和保持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川观文学奖组委会特邀请5位专家学者,分别对五大类奖项获奖作品进行综合性评述。敬请垂注。

杨清发

川观文学奖(2023年度)诗歌奖颁给了陈先发、娜夜等在当代诗歌写作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5位诗人。他们获奖的作品展示了各自的诗歌风格,也呈现了多样化的诗歌风景。

陈先发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秉承“关注现实,诗以载道”的创作理念,并用创作实践持续地回应其理念。这些诗所载的道,如诗人所倡导的那样,是“批判现实主义的道、东方哲学的道”。

陈先发主张诗哲学,诗哲学的理念在《旧宇新寰》开篇得到了体现。“啄破一粒草籽即窥见一个新的宇宙/我白头蓄积的过往,也填不满它”。“草籽”与“宇宙”两个意象的并置与对比,蕴含着以小见大之意,让人联想到禅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都是芥子纳须弥的禅悟境界。

这样的意象组合及其诗思呈现,让人看到诗人将周遭物象、人生体验编织进其诗歌版图的底层逻辑。这种底层逻辑,姑且称为诗悟,一种将禅境与诗境契合的路径。《理想国》《孤月图鉴》等诗作,同样是诗悟的精彩呈现。诗人的悟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事象、物象得来的体验,在体验中,诗人深入存在的深处,搜寻到隐藏在广阔世界的本质与全貌,赋予其诗性的光辉。

《风》是一首具有疼痛和悲悯气质的哀歌,承载了诗人批判现实主义之道。诗人选取地面的千里沃野、天上的圆月,担负着追溯、繁衍和遗传三种重负的新嫁娘作为书写意象,这些意象对应着民众的生计、众生之苦和不可把控的命运之苦。

诗人悲悯的是“在此无限丰饶之上,/那么多的生死、战乱、迁徙、旱灾”,追问的是“为何在这大风中,在这块土地上/三百余年没有产生哪怕是一行,/可以永生的诗句”。在这里,可以看到陈先发秉持着知识分子的立场,心怀对众生的悲悯,以一个清醒的批判者的身份,关注中国大地底层人民的悲苦,批判和追问着造成这一切苦难和不幸的缘由。

娜夜是当代女诗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诗歌数量丰富,诗歌风格在当代诗歌写作中属于独树一帜的存在。如娜夜所言,她的写作从来只遵从内心的需要,故而她那些顺从内心感受的召唤而生成的诗歌,没有一点媚俗的姿态,只散发出真挚情怀和纯净理想的气息,闪现着诗人内在的精神光芒。

在组诗《水和树》中,《丰碑——南水北调》最为出彩,“善治国者/必重治水//受命于天/丹江水一路北上”,诗歌的开端起了一个很高的调子。但接下来,诗风一转,诗心落向献出丹心的百姓。从“带着棺材去迁徙……”这一带着惊悚气息的诗句开始,诗人转向南水北调中个体命运的微观呈现,“你取下墙上的奖状 照片 日历/却带不走故乡的明月 鸡犬之声”“什么是背井离乡:捧一把家乡土 带一棵家乡树/把故乡栽种在异乡”。这是为这项伟大工程牺牲自我、永失故土的写照。“什么是可歌可泣:献了祖宗献自身 献了自身/献儿孙”,这一句没有任何修饰辞藻的诗句,有着力透纸背的力量,直击读者内心。这首诗既是缅怀的,也是批判的,彰显了诗人关心民生的人文情怀与悲悯意识。

马嘶的《秋兴图》,是一组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从诗歌中出现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卡夫卡、卡尔维诺、子美、嵇康),可以窥见马嘶诗歌创作的师承甚至人格品性的精神养料。

现代主义作品先天就被认为是晦涩的,马嘶的《秋兴图》无疑具备“晦涩”的美学标记。这些诗歌专注抒写内心世界,探索生命内在感受,而他通过赋予意象流动性的组合,达到对生命内在世界诗意的呈现。

在《卡尔维诺与子美》一诗中,“枯叶漂浮在寂静天空。与逝者相逢愈发/觉得肉身速朽和文字的无意义//深霾中银灰色的鹅/像子美来回踱步,缓解着此刻焦灼//在一个晦暗不明的森林/我的诗只写给弱者、美人和末路英雄”。枯叶、天空、鹅、子美、森林、弱者、美人、末路英雄,诗中这些意象自由接续,进行流动性的组合。意象的流动,恰是诗人意识行动的轨迹。他的诗歌,就这样通过意象的流动,建构出一个个独特而生动的精神隐喻。

陈巨飞的《短歌行》,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诗歌写作实验。这组《短歌行》由8首短诗组成,每首诗的题目皆来自曹操四言乐府诗《短歌行》。诗人选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等8句诗,作为诗歌的题目,用精妙的构思和狂放的想象力构筑了一个诗意纵横、思绪繁复的诗与思的世界。

陈巨飞的《短歌行》是用新诗对古诗的重新阐释,但不是对曹操《短歌行》主题的重复,而是在原来的主题上进行扩充,融入当下的日常经验及现代人的生命意义感。如虚无感与荒诞感:“早起的人终于停止滚动。巨石/在山底,重复的旅程”“时针和分针,两片小小的磨盘,/将世界磨成平面,/而面具的投影是圆形废墟。”

由于诗人撷取了一些历史传说和典故,将其凝练为诗,故而诗歌具有了古典之美。但也正因为太多典故入诗,加之诗歌意象组合较为跳跃,让诗歌变得抽象和艰涩。

李咏才的《大美天府行》,是一组给成都和这个时代的献诗,是对传统“歌诗合为时而著,文章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继承。诗人选择永丰村、三苏祠、三江口、宜宾学院、新区作为礼赞的对象,它们分别代表天府之国的乡村与城市、历史与未来。

诗人用饱含诗意与爱意的诗章,定格乡村与城市的美。“斜阳下的樱花大道/将水渠,农舍和稻田,抒写成一曲乡村牧歌”“在这里,每一双巨手都可以绘就/一群灿烂的风物/每一幢广厦,都是神性的散花楼”。

用沉静的思绪追忆历史:“器识文章写千秋/我反复打量残缺的石碑/只想在时间的切口,寻一个诗人的影子”;用纯真的激情憧憬青春的未来:“俊秀群山之下,年年桃李芬芳/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多少青春的憧憬,聚集于宁静的校园”。

这组诗的语言整体呈现出质朴、直白的特点,但也能看出诗人着意对诗歌形式的打磨,把古典诗词中的音韵美与形式美融入到现代诗中,如“细雨敲荷枝,绿树绕庭院”“稻花香里说永丰,桃蹊柳陌”,就是对典型的古典诗歌语言模式的运用。

5位诗人的获奖作品,都具备独树一帜的风格。闪现的诗性光芒,足以形成一道让人驻足的诗歌风景线。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