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看四川丨“四渡赤水”经过的小镇,如今什么样?

2025-01-14 00:01:33来源:四川在线编辑:何勇

四川在线记者 赵荣昌 唐子晴 文/图

90年前,中央红军从泸州市古蔺县入川,并在此转战54天,足迹遍及全县23个乡镇(街道),留下了诸多足迹。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四渡赤水”战役中“二渡”“四渡”的渡口位于古蔺县太平镇。

1月13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在此启动,110余名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媒体记者、青少年学生和志愿者代表重走长征路,感悟长征精神。


参加活动的代表们漫步在太平镇。

看变化

红色传承与产业发展令人倍感鼓舞

拾级而上,坐落在赤水河畔的太平镇里的45处不可移动文物仿佛向代表们诉说着那一段岁月。

漫步在太平镇,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机要馆、好人馆、科普基地、非遗传习所等挂着不同名片的房子,都可见历史的印记。“很多老房子都是当年中央红军的办公和居住场所。”

同行的泸州市文联主席张合是土生土长的泸州人,见证了太平镇历史文物保护的“变迁”。“将赤水河生态保护和红色文化传承有机结合,昔日破败古镇换了新颜,如今,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红色文化教育的示范点。”张合说。

因酒而兴是古蔺县近年来的生动写实。赤水河左岸的郎酒集团,坐落于当年中央红军“二郎滩背水战”主战场二郎镇。当年红军在二郎滩开仓分盐,老百姓用“回沙郎酒”(郎酒的前身)劳军,书写了“军民鱼水情”的故事。如今,郎酒在这里打造“企业+基地+示范村+农户”的合作运营模式,让当地农民家庭实现种粮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一段2公里长的山路,是很多到古蔺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学员们的“必走之路”。这段沿着中央红军在古蔺期间行走路线打造的研学点位,如今每到下雨季节依旧泥泞。“重走这段路,感悟长征精神。”泸州市委党校相关负责人直言“初衷”。

距离这段小路不远处,连通四川与贵州的赤水河红军大桥则见证了通途的变迁。昔日中央红军在赤水河上搭浮桥辗转两岸,如今高速通途直达,成为出川大通道之一,越来越多的“四川造”从这里出川。

通途,是代表们感悟最深的变化之一。2024年2月建成通车,全国桥隧比最高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古金高速,是此次“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的必经之路,沿线随处可见的红色文化,融入了多种地域特色文化,打造出了“赤心绿途”多彩景廊,让很多代表感慨万千,“昔日路,今朝再走,感恩伟大时代。”


参加活动的代表们沿着昔日中央红军走过的路行进。

谈感受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冉绵惠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多项“长征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题。她说,“研究好长征精神,是我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走好自己的新时代长征路。”

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友富认为:“新时代背景下,长征精神有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与文化意义,要研究好,传承好。”

行走长征路,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玉一边走,一边拍照感慨,“重走长征路,行走在赤水河畔,红军长征的足迹处处可见。长征精神已经成为泸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80后”短视频博主、新农人吴秋月将家乡美景美食拍进短视频里,在网络平台销售泸州地方特色农产品。“用网络传递乡村人诚实勤劳和勇敢进取的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就是我的长征路。”她说,将继续发挥优势,变自身“网红”为产销“长红”,让“流量”变“销量”,以“种+销”一体化模式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泸州的茶、酒、竹、果等特色产品全网推介,以直播带货助农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