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丨省人大代表王亚非: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抢占人工智能发展新赛道

2025-01-23 17:43:5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手机访问

省人大代表王亚非

四川在线记者 刘春华 摄影 李强

“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将有利于推动四川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新赛道制高点。”正在召开的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省人大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亚非呼吁,四川在培育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作为一名曾长期在电子科技大学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家型代表,王亚非认为,人形机器人不仅依赖传统的机械工程技术,还融合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传感技术、语音识别、视觉识别、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是“人工智能+”的典型体现,代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多领域深度融合与应用的趋势之一。

“目前,国际科技巨头纷纷进场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国内各地也在加速推动。”在阐释四川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必要性时,王亚非表示,人形机器人是全球前沿融合创新重点方向,是当前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特斯拉、软银集团、微软、英伟达等已纷纷下场。2023年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已出台相关政策加速布局,竞相提出打造“人形机器人第一城”“人形机器人高地”。

王亚非表示,四川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不仅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还能够促进全省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完善、跨界融合和市场化进程。同时,这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将为全省带来更为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并加速数字经济的转型升级。

“四川省已逐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涵盖从核心技术研发到产品制造、应用落地等多个环节,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王亚非表示,四川省还拥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多所高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同时,全省已初步形成了成都机器人产业园等多个能够承载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产业园区,这些都是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创新能力较弱、应用场景开发覆盖范围不足、行业引领性龙头企业较少、领军人才和高端产业人才储备不足等短板。

四川应如何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基于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国家对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及四川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王亚非建议从七个方面着手,包括——

制定“十五五”人形机器人专项产业规划;建设省级人形机器人产业智库;构建人形机器人创新平台体系;打造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示范标杆;搭建四川省人形机器人产业信息平台;构建省级人形机器人全链条概念验证中心;构建人形机器人产业人才培育的政企研联动新模式。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