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王若晔 任紫鑫
2024年底,绵阳机器人产业园,迈驰铁人(四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驰铁人公司”)挂上招牌,入驻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的办公场所。
成立不到半年,迈驰铁人公司是机器人产业“新生儿”,但也是不折不扣的“种子”选手,在高力矩密度电机技术领域有一定的技术沉淀。
机器人就像汽车,由很多零部件组成。电机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直接影响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能耗效率和负载能力,一般一个人形机器人需要近20个电机。相较于起步较早且有一定技术积累的海外,在国内,高力矩密度电机在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上还有一定进步空间,迈驰铁人公司正着力在此有所突破。
“我们有机器人动力部件及模组设计研发、人工智能控制理论与算法研发、机器人整机设计等核心能力,特别是其高力矩密度电机技术具备较明显的行业竞争优势。”迈驰铁人公司董事长展华益说。
落地产业园后,迈驰铁人公司正着手转化现有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
陪伴“种子”成长壮大,离不开良好的“创新苗圃”。园区探索“一个领军团队、一个研究院所、一个实训基地、一支产业基金、一个产业园区”的“五个一”产业发展模式。
其中的“一个研究院所”,就是绵阳科技城新区与高校院所、企业合作搭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主要以建设平台、培育产业种子、陪跑成熟企业的形式建设机器人产业生态。”研究院院长付强说。
聚焦迈驰铁人公司的发展现状,研究院正一路护航。“研究院聚合了100多位专家,可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问诊把脉,解决畅通研发应用两端,帮助解决技术市场‘两张皮’问题。”付强说。
园区“种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着一些共性科研难题。研究院持续引入各方科研力量,结合企业所需开展技术攻关,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通过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的不断协同,激发“乘数效应”。
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园区计划引进和培育100家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竭力打造西南地区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高地和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