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刘佳
清明节是消费者集中开展祭扫活动、踏青出游的高峰期。为倡导文明祭扫、绿色消费,营造安全、和谐的节日氛围,4月3日,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市场监管局、消委会联合发布清明节消费提示:
一、文明祭扫传孝道,绿色祭祀树新风
倡导文明祭扫
清明祭扫是缅怀先人的传统习俗,但应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方式,选择鲜花祭扫、植树绿化、网络祭扫等低碳环保的祭扫形式,减少环境污染,弘扬文明新风。
注重祭扫安全
祭扫期间,注意防火安全,避免在山林、草地等易燃区域使用明火。如需焚烧祭品,务必在指定区域进行,并确保火源完全熄灭后再离开。
二、理性消费防陷阱,品质服务护权益
谨慎选择祭扫用品
购买祭扫用品时,选择正规商家,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注意查看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尤其是食品类祭品,确保安全可靠。
警惕消费陷阱
清明假期,个别商家可能利用节日需求哄抬物价或设置消费陷阱。消费者应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跟风购买高价祭扫用品或服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绿色出行保畅通,安全踏青享春光
选择绿色出行
清明假期正值踏青好时节,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如自驾出行,提前规划路线,避免疲劳驾驶和超速行驶。
注意旅游安全
踏青游玩时,选择正规旅行社或平台预订旅游产品,签订旅游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注意景区安全提示,遵守景区规定,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四、健康饮食保安全,文明用餐树新风
注重食品安全
清明假期,消费者应选择正规餐饮场所就餐,注意查看餐厅的卫生条件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避免食用过期、变质或来源不明的食品,确保饮食安全。
践行光盘行动
在餐饮消费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按需点餐,避免浪费。倡导文明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五、理性消费护权益,共筑满意消费环境
保存消费凭证
消费过程中,务必保留好发票、订单信息、支付凭证等消费凭证。一旦遇到消费纠纷,可通过“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或拨打12315热线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参与消费监督
消费者是消费环境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如发现商家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